8月30日晚,在湖北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劇院,舉辦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2018大學第一課暨“‘鳳凰天谷’節水抗旱稻獎學金”捐贈儀式。在近千名師生及新生家長的見證下,“‘鳳凰天谷’節水抗旱稻獎學金”在華中農業大學設立,以獎勵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品學兼優的全日制在讀本科生、碩博研究生,特別是立志和正在從事綠色超級稻(節水抗旱稻)推廣、研發工作的優秀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獻龍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副書記王從嚴、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書記朱正寧、植物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嚴建兵、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書記、主任龔麗英等專家領導以及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利軍和總經理金祖平出席了相關活動和捐贈儀式。

活動中,"節水抗旱稻"發明人、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谷研究院院長、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植科院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羅利軍研究員就“未來農業”的主題,作了"大道(稻)自然_節水抗旱稻的前世今生"報告,向與會人員分享了他的個人成長、發明并發展節水抗旱稻的歷程:從事農業學習和研究近40年,通過近20年種質資源研究的積累,尋找到節水抗旱稻研究的突破口;又經歷了近20年的研究,終于將節水抗旱稻發展成一個得到社會認可的“新品類”。農業的學習和研究是一件條件艱苦、周期長、見效慢,但對社會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同學們能夠吃苦耐勞、刻苦鉆研、厚積薄發,更需要在這過程中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不忘初心的堅持不懈。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節水抗旱稻產業的排頭兵,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等榮譽稱號,中國種子協會理事單位。“鳳凰天谷”是公司的注冊商標和品牌,致力于綠色農業產品和技術的推廣,為廣大農戶提供輕簡栽培的多種解決方案,主推產品節水抗旱稻是綠色農業轉型升級中的新銳力量。節水抗旱稻系列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累計推廣超過一千萬斤,具有“穩、省、好”的突出優點,產品推廣范圍已經覆蓋國內主要稻區,在非洲和東南亞一帶表現良好。

華中農業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農業教育的重要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省農務學堂,經過歷代師生共同奮斗,已成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學校先后整體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行列。2017年,學校被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5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7個學科獲評A類,覆蓋理、農、工、管等學科門類,學科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耕讀雙甲子,薪火傳天下。正值華中農業大學120周年華誕之際,此次“‘鳳凰天谷’節水抗旱稻獎學金”的設立,是華中農業大學在公司設立“院士工作站”和“教學實踐基地”后,與公司的進一步的合作,期望通過雙方共同努力,促進“鳳凰天谷”及節水抗旱稻事業更上臺階,為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做出貢獻。

【節水抗旱稻 上海天谷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