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航天育種 服務現代農業
首家航天育種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和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楊凌掛牌
華商報記者 汶威承 本報記者 閆瑜濤
8月8日,由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楊凌現代植物培育引種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我國首家航天育種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和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種質資源庫),在楊凌成功掛牌。揭牌儀式在楊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楊凌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楊凌現代植物培育引種示范園、正大集團等各地企業家代表與嘉賓共5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據了解,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任首任院長。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研究院抓總研制和發射了200余顆航天器,目前百余顆航天器在軌運行,形成了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六大系列航天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航天生物科技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領域包括空間生物技術服務、航天育種、生物醫藥和生物保健品,是我國航天育種領域的領導者和龍頭企業,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農作物新品種及適合大面積推廣種植的航天種質資源,致力于航天農業的產業化推廣,以及航天工程育種產業基地、航天農業生態科技示范與推廣園區、“太空農莊/太空農場”生態綜合示范園區在全國范圍內的市場合作。據了解,太空搭載實驗從1987年開始,已經歷經31年,搭載30次,共搭載農作物品種6000多份材料,已育成推廣230多個品種。
去年10月,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楊凌現代植物培育引種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在楊凌設立航天育種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建設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促進我國航天品種創新,推動航天育種產業發展。為加強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科技支撐,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將在楊凌完成國家林草局“三北”防護林20個品種地面選育工作,其中涉及沙地云杉、黑枸杞、油茶、杜仲、樟子松等20個品種系,14個品列。
此次“航天育種楊凌國家農業示范區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和“航天育種楊凌國家農業示范區聯合實驗室(種質資源庫)”這兩個機構的成功掛牌,標志著我國首家航天育種種質資源研究中心和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在楊凌設立。這不僅是航天科技與現代農業的緊密結合,也是促進我國航天事業、農業發展、生態產業等進一步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更是軍民融合產業的重要建設板塊,成為國家戰略安全的堅強助力。合作雙方在致辭中一致表示,今后將積極探索、共同擔當,不斷形成高效優質的研究成果,有效進行示范推廣,促進我國航天領域和農業領域的優勢力量伸展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為“發展航天育種,服務現代農業”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