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福建省農業廳在福州組織召開了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農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育種攻關與產業化工程項目評審會。評審會邀請國內水稻、薯類、蔬菜和食用菌等相關專業的知名專家,對申報的14個項目進行了評審。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張延秋局長、省農業廳姜紹豐副廳長出席了會議。
評審專家組聽取了各課題組的匯報,分別形成了課題評審意見,并就農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育種攻關與產業化工程項目提出了綜合評價:一是項目目標明確。圍繞福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著力補短板,目標明確,研究內容科學;二是項目定位準確。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在優質和綠色上下功夫,力求有所突破;三是項目實施機制有創新。由省政府提出總體思路與目標,開展聯合育種攻關,實行競爭立項和“先啟動后補助”管理。
張延秋局長對福建省農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育種攻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福建省大膽改革,在良種聯合攻關方面為全國作表率,闖出一條新路子。張局長也對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以問題為導向。突出育種攻關的目標,目標的設置,要聚焦解決福建省農業生產、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二是加強項目管理。通過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著力科研育種能力的提升;三是注重科企合作。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使育種的方向、過程、成果與企業緊密結合;四是發揮農業部門優勢。通過搭建試驗、鑒定、審定和展示示范的平臺,實現產、學、研、政聯合攻關,推動福建的種子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姜紹豐副廳長代表省農業廳對評審組的勞動和評價表示了感謝,并就貫徹落實張延秋局長和評審組的意見,提出了五點具體要求:一要突出聯合攻關。通過強強聯合、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突破。同時,要求參與項目的企業,必須增加20%的項目配套資金投入育種攻關;二要堅持面向生產。課題的目標設置要以生產需求為導向,堅持服務面向于生產,企業的需求就是育種的方向,要體現接地氣;三要聚焦平臺建設。建設好20個縣級區域試驗站和5個市級檢測中心,搭建種業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提升我省現代種業服務的能力;四要創新共享機制。項目實施要貫徹落實種業人才與科研成果權益改革精神,明確科研單位、科研人員與企業之間實現利益分配共享的機制,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五要強化績效管理。按年度目標任務對每個項目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安排下一年度撥付資金的依據,同時,根據考核結果確定是否對項目進行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