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28—29日,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張延秋局長來皖調研指導種業工作,實地考察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召開種業發展座談會。
座談會上,在聽取我省種業發展工作匯報后,他指出,安徽種業具備產生國際性種子企業的特殊地域環境和雄厚的種業基礎,種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種業第一梯隊,國內領先。關于加快種業發展,他強調:一是進一步開放種子市場。《種子法》修訂實施后,對種子生產經營備案、主要農作物品種引種備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放寬了入市門檻,創造了公平競爭的環境,各地要依法行政。安徽要繼續以海納百川的胸襟開放種子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種子企業競爭力。二是強化科企合作。現階段,種子企業科研創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約種業快速發展的瓶頸,種業人才權益改革就是破除這層束縛的“利劍”。我們要利用好這把“利劍”,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育種聯合攻關機制。農業主管部門要主動牽頭,協調配置各方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壯大種業科研創新能力。三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農業主要圍繞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種業要發揮在農業生產中先導性、基礎性核心作用,就必須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目標,以市場化為導向,調整工作思路,選育、推廣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