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厚鎮位于和縣西北部,著名佛教圣地雞籠山北麓,和、含、全三縣交界處。善厚歷史悠久,是“和縣猿人”的發掘地,自然條件優越,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被譽為“中國蔬菜種子之鄉”。一粒小種子,走過了30多年的風雨之路;一粒小種子,見證了善厚人不懈追求和探索;一粒小種子,力挺今天善厚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崢嶸歷程。
記者 蘇勇 通訊員 張劍瀟
善厚蔬菜制種產業漸成規模
30多年前,當善厚人把一粒蔬菜小種子播入土地后,只是盼著來年的午季能多收個三五斗,增加一些微薄的收入以聊補家用。當時,種植水稻和小麥等一些糧食作物已是根深蒂固的概念,分出幾分旱地或閑置土地,撒上一把蔬菜種子也只是隨便玩玩。收獲平平,自給自足;收獲頗豐,拎到集市上出售,換幾個小錢。制種的農民也好,收銷的經紀人也罷,他們壓根兒沒想到,30多年后的今天,一粒粒小小的蔬菜種子就像一點點星火已成燎原之勢,規模空前。
上世紀90年代,善厚鎮蔬菜制種產業已初顯端倪,但也僅僅局限于小規模生產,小作坊式收購。1997年,合肥市一家叫“合豐種業”的民營種子公司,開始與善厚鎮制種業內人士有了接觸。該公司慧眼看中的是善厚鎮氣候溫濕、光照充實、自然隔離條件優越,而這一切恰是種子的質量優和純度高的先決因素。自2003年起,“合豐種業”就正式與善厚種子公司簽約了長期購銷合同。僅2012年,該公司就從善厚采購蔬菜種子100多萬斤,凈利潤200多萬元。此后,該公司已將70%的制種基地“移師”善厚。
善厚鎮蔬菜制種產業已日趨形成規模,小小的蔬菜種子讓一些農戶嘗到了甜頭,他們開始不再走單一的、傳統的種植老套路,而是自覺地調整產業結構,更新經營生產理念,尤其是不斷擴大各種蔬菜種子的種植規模。為保證種子的質量和純度,善厚種子公司也在種子的揚花期,組織業內人士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蔬菜繁種面積開始由鎮內種植輻射到周邊的廣大地區。
小種子亮相“大舞臺”
為使善厚蔬菜制種產業形成組織化、規模化、規范化,打出品牌和特色產品,2008年,由善厚鎮政府牽線搭橋,成立了“和縣善厚蔬菜種子協會”,會員達20多家;2012年,總投資2000多萬元,占地面積40多畝的善厚蔬菜種子交易市場破土動工;同年4月14日,善厚鎮項目招商暨首屆蔬菜種子推介會在武漢市安華賓館召開。這是善厚的小種子首次亮相武漢“大舞臺”;2013年4月,和縣善厚鎮第二屆蔬菜種子產業項目暨研討會又在武漢市如期召開,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150多名代表,會聚一堂,在坦誠的交流和融洽的氣氛中,大家共同探討蔬菜種子產業的發展方向,展望蔬菜種子發展前景。
為提高善厚小種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提純復壯”的手段,提高其種性,保持優良品種的純度,防止品種混雜退化。善厚蔬菜制種被馬鞍山市列為“十大”農業示范區之一,圍繞拉長蔬菜制種產業鏈,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優選招商區域,引進科技型和成長型種子企業。
今年4月份在武漢舉辦的善厚鎮第四屆蔬菜種子產業推介暨信息發布會上,與南京理想、南京永立等四家種業公司簽訂了總投資2.12億投資協議,實現善厚鎮種業高投資、快發展、強帶動、大增收的良好局面。以特色農產品善厚紅椒為原料的雞籠山牌系列辣醬熱銷大江南北;各類蔬菜良種種植面積5000多畝,產品遠銷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全國各地。
善厚已成全國蔬菜制種基地
善厚鎮黨委書記陶振華說,善厚鎮蔬菜種子產業通過強化品牌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注重科技支撐,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新品種開發與推廣力度,在產業配套、產業延伸、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努力把善厚打造成為全國蔬菜種子名鎮,現在全國蘿卜、青菜百分之六十的種子都來自于善厚,其它蔬菜的種子善厚也占有百分之三四十。做大做強種子產業,形成特色農業品牌,帶動農民增收,推動善厚蔬菜種子產業的育、繁、推一體化建設,走‘一鎮一業、一鎮一品’特色農業發展道路。使善厚鎮蔬菜制種產業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蔬菜制種第一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