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委,有關縣(市、區)農業(農牧)局:
為深入貫徹新修訂《種子法》及其配套規章,加強種子生產源頭監管和主體責任可追溯管理,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和生產假劣種子行為,促進種子產業健康發展,經研究,省農委決定開展全省2017年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生產監督檢查和田間檢驗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通過核查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和品種權,開展生產基地、種子生產備案、種子生產經營檔案檢查,結合市場流通渠道監管,嚴格種子流通渠道監管,最終實現種子生產經營全程監管和可追溯管理,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提高種子質量,維護種子選育者、生產經營者和用種者的合法權益。
二、監管重點
(一)按照《種子法》要求,認真核查種子生產經營企業資質,檢查生產品種權是否合法。
(二)檢查種子生產是否備案,種子企業是否建立生產檔案,是否制定種子生產質量控制措施并落實到位。
(三)抽查檢測種子轉基因成分和品種真實性。
(四)檢查隔離條件、田間去雜情況,調查雜株率、散粉株率。
三、工作安排
本次檢查要實現我委許可的種子生產基地全覆蓋。各地結合工作實際,自行組織本轄區內的生產基地檢查和田間檢驗工作,省種子管理站負責制定生產監督檢查和田間檢驗實施方案,并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各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此次工作從6月下旬開始,8月中旬結束,8月30日前各市(州)種子管理站將轄區內種子生產檢查和田間檢驗結果報我委(省種子管理站)。
四、工作要求
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種子生產監督檢查和田間檢驗工作是打擊侵權套牌、提高種子質量和嚴格種子轉基因監管的重要措施;是落實種子質量源頭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實現種子生產經營可追溯管理的重要環節。各地要督促種子生產企業抓好質量管理工作,在種子生產的各個環節全面落實種子質量控制措施和技術要求,保障種子生產質量。
種子生產基地所在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及時確認并聯系生產企業;協助開展文件記錄檢查、田間調查及檢查結果處理等工作。
對于未經許可的生產行為,各地農業主管部門要依法立案查處;種子生產田隔離不符合要求,雜株率、散粉株率較高的種子田,種子管理部門應當責令整改,整改后經種子管理部門復查仍達不到要求的應當報廢種子田。
2017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