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甘蔗
春季是甘蔗種植和苗期管理的關鍵時段。今年春季蔗區氣溫回升快,甘蔗易發芽,苗期生長快,西南部分蔗區降雨偏少,要注重抗旱保苗。總體要求
加強甘蔗良種和健康種苗推廣應用,貫徹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做好水肥管理,促進苗期生長,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為全年甘蔗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選擇“雙高”品種
生產上可選用粵糖00-236、粵糖60號、桂糖32號、桂糖42號、福農39號、福農41號、云蔗05-51、云蔗05-49、桂柳05-136、桂柳03-182等高產高糖甘蔗新品種,下種量每畝700-800千克。大力推廣脫毒的健康種苗,下種量每畝500-600千克。新植蔗早下種
精細整地,通過深耕細耙,使蔗地土壤達到深、松、細、平,為甘蔗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蔗區春季溫度回升快,因時因地及早下種,新植蔗安排在清明前完成下種。有水利條件的蔗區,下種覆土后澆灌一次出苗水。干旱蔗區,采用深溝種植法,開溝30厘米,現開現種,及時覆膜,保持土壤水分。特別干旱蔗區,運用全膜覆蓋技術,下種后采用2-3米寬幅膜對壟與溝進行全膜覆蓋,保持土地水分、提高土地溫度,促進萌芽生長。加強水肥管理
春季水肥管理目標是促進甘蔗早(快)萌發,蔗田苗量足。沒有條件施用基肥,要注意施用保苗肥,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每畝施用中濃度三元復合肥20-30千克,并進行小培土來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水利條件地區,澆灌一次提苗水。宿根蔗田積極推行蔗葉還田技術,將蔗葉清理覆蓋在蔗壟上,有條件地區可采用蔗葉粉碎機進行蔗葉還田,從而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伸長期田間管理
進入5月,甘蔗株高約45厘米或有13片左右葉時,從分蘗期進入伸長期,這是甘蔗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充分利用春后高溫、雨熱同季氣候條件,及時進行追肥培土管理,重施攻莖肥。一般每畝施用中高濃度甘蔗復合肥60-80千克,一次集中施入蔗根附近,結合進行大培土,培土高度30厘米,飽滿呈饅頭狀,保障甘蔗拔節生長不受影響,為后期產量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防治甘蔗螟蟲、蔗龜等主要害蟲,在甘蔗種植或苗期管理時,每畝施用5%殺單·毒死蜱5千克,或3.6%殺蟲雙顆粒劑、5%丁硫克百威等顆粒劑3-4千克,施入蔗根附近并覆土。防治薊馬,可選用40%樂果乳油100毫升兌水50千克進行噴施。同時,推廣赤眼蜂、性誘劑迷向法及殺蟲燈等綠色防治技術,減少農藥使用量。
種植甘蔗脫毒健康種苗是預防病害的重要途徑。在沒有種植脫毒健康種苗的蔗田,下種時可用2%的石灰水對蔗種浸種12-24小時,或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減少甘蔗病害的發生。
雜草防除是春季管理的重要工作,要抓好兩個環節,一是甘蔗下種覆土后,采用莠去津、阿滅凈等土壤處理型除草劑進行蔗溝噴施,防治苗期雜草為害。二是在甘蔗進入分蘗期或伸長期時采用敵草隆等對甘蔗生長無影響除草劑進行噴施,防治雜草為害。
甜菜
總體要求
密切關注土壤墑情,露地直播和地膜覆蓋甜菜要適時播種,紙筒育苗移栽甜菜要適當提早育苗,注意防風防寒;切實做好苗期病蟲草害防控,力保全苗、壯苗。
播前準備
整地。要求地平、土碎、地凈,滿足不同的栽培模式及適時早播。
土壤封閉處理。播種前1-2天噴施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防治田間雜草。
地膜。地膜要求透光率90%以上,厚度0.01毫米以上。
種子。選用優質、種子發芽率達95%以上的丸粒化單粒種為主。
播種及苗期管理
機械覆膜膜下滴灌種植模式。該種植模式適宜我國華北、西北甜菜種植區域。春季連續5天5厘米地溫穩定在5℃以上時播種。播種要求播行筆直,起落整齊,深淺一致,下籽均勻,不重不漏,覆土良好。播后立即澆水,第一水不宜過大,以確保出苗為宜。甜菜定苗后,進行一次透灌,以使葉叢迅速達到繁茂。播后注意田間查苗,田間如有蟲害發生及時噴灑2.5%溴氰菊酯(敵殺死)每畝25毫升或銳勁特(氟蟲腈)5%懸浮液每畝2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每畝50毫升或用40%乙酰甲胺磷每畝80-10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每畝10-20毫升或20%高氯·馬每畝30-40毫升或25%阿克泰(噻蟲嗪)水分散顆粒劑每畝6-12克農藥防蟲,以提高甜菜保苗率。滴灌地也要蹲苗,不能見干就澆,以免造成土壤冷涼、通透差。
機械直播種植模式。該種植模式適宜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甜菜種植區。要按規范措施播種,播種時注意不宜過深,播深在2-3厘米為宜,播后土虛的地塊應進行鎮壓,以利種子接土、接墑,防止發生吊苗、死苗現象。田間如發現缺苗、斷壟現象應及時催芽補種。播種要求播行筆直,起落整齊,深淺一致,下籽均勻,不重不漏,覆土良好,機械精量點播。播后立即澆水,第一水不宜過大,以確保出苗為宜。苗全后,視幼苗生長情況,及早進行田間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搶墑播種地塊,如遇到早春刮風天氣,應采用臨時加滴灌帶的方法,即在有渠道水源的地方用小四輪拖拉機帶加壓罐鋪設滴管帶引水以確保出全苗。
紙筒育苗移栽種植模式。該種植模式適宜我國東北、華北甜菜種植區。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地面平坦、排水良好、無除草劑殘留藥害污染、不易受禽畜為害的場所作為育苗場地。選擇較肥沃,5年以上未種過甜菜的麥茬、玉米茬或土豆茬地上的表土,沒有除草劑殘留、雜草種子較少的土壤作為育苗土。切忌選取鹽堿土、粘土、生土和砂土。苗床采用“地上床”,要用土墊高10厘米以上,且要平整、軋實,切忌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床”育苗。配制育苗床土,含水量16%-18%,達到用手握成團,落地后能散開的標準。播種扣棚后7天出齊苗,注意保溫,白天棚內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棚內10℃以上。如溫度過高要及時給苗棚通風換氣,防止高溫燒芽和棚內濕度過大引發立枯病。盡量不要給苗床澆水,確需澆水的用噴壺噴灑溫水進行濕潤。苗齡達30-35天即應移栽,移栽前要“嫁水”,使苗床有足夠的水分,易于紙筒分離;“嫁肥”,移前的4-5天用0.2%的磷酸二氫鉀液進行葉面噴灑;“嫁藥”,用40%乙酰甲胺磷每畝50-80毫升或銳勁特(氟蟲腈)5%懸浮液每畝20毫升或25%噻蟲嗪每畝6-12克,兌水每畝4-8千克噴灑苗床。
苗期病蟲害防控
甜菜出苗生長階段,隨氣溫回升,田間雜草滋生,病蟲害開始發生,需及時進行防控。
防治立枯病。出苗后立枯病發生嚴重。機械直播的,可噴霧處理。膜下滴灌的,可隨水送藥。紙筒育苗的,可苗床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