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上旬,農業部派出工作組對吉林、四川和甘肅三省開展了冬季企業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根據近3年來歷次檢查和舉報情況,本次企業監督檢查將63家種子企業的77個品種列為重點檢查對象。檢查共抽到45家企業的161個樣品,其中玉米124個、水稻37個。經核對,161個樣品中3個審定品種未提交標準樣品;經檢測,7個樣品品種真實性不合格,不合格率4.5%。
據悉,農業部將繼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第一是嚴查不合格樣品。對于品種真實性不合格的樣品,相關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依法立案查處,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將及時公開案件查處結果,并在農業部種子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匯總平臺(www.seed.gov.cn)向社會公開。
第二是退出無標準樣品的品種。對于未提交標準樣品的審定品種,國家或相關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根據《種子法》和《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管理辦法》的要求,依程序予以撤銷審定,并在中國種業信息網(www.seedchina.com)向社會公開。
第三是加大對未抽到樣品品種種子的監管力度。據了解,在本次監督檢查列為重點的77個品種中,25個品種未抽到樣品,相關企業宣稱未生產加工過這些品種種子。對于未抽到樣品的品種,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將要求相關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大檢查力度,一經發現立即查封扣押,查清種子來源。
本報記者莫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