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水稻細菌性病害流行上升為害加重、新細菌性病害發生、防治藥劑品種老化等問題,為了提高水稻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技術水平,全國農技中心與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農作物主要病蟲害新藥劑新劑型研究與應用”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中下游水稻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組聯合于2016年12月20-21日在云南大理市舉辦了水稻細菌性病害防治新技術培訓班。來自水稻細菌性病害主要流行區域的遼寧、吉林、內蒙古、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省(自治區)植保站(局)、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及部分縣市植保站共60名植保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邀請了江蘇省農科院劉鳳權教授、廣東省農科院朱小源研究員、貴州大學金林紅教授、云南省植保植檢站呂建平研究員、中國水稻研究所黃世文研究員、四川省農科院彭云良研究員等專家針對水稻細菌性病害發生流行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新發生細菌性病害識別方法、品種抗病性鑒定與利用技術、防治新藥劑開發與應用技術開展了專題講座。各省(區)、縣植保站交流了近年來水稻細菌性病害發生情況、防治技術和新藥劑試驗示范進展。
通過培訓,學員系統掌握了水稻細菌性病害的發生流行規律,利用品種抗性、早期預防、藥劑控害等綜合防治技術,了解了新藥劑的特性與田間應用效果,討論了明年開展新藥劑防治細菌性病害田間試驗示范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