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余欣榮副部長在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進展情況匯報會上的講話
文 號: 農業部情況通報第53期
生成日期: 2016年10月10日 公開日期: 2016年10月10日
內容概述: 余欣榮副部長在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進展情況匯報會上的講話
余欣榮副部長在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進展情況匯報會上的講話
(2016年9月26日)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等多個重要文件,為深化種業改革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為落實2016年中央1號文件深入推進種業權益改革的決策部署,鞏固和擴大2014年以來種業權益改革試點成果,今年7月農業部會同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人社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并先后召開全國改革視頻會議和改革工作培訓班,全面部署推進改革工作。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深入推進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工作,聽取10個改革重點省(市)及相關改革單位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北京、黑龍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陜西等10個改革重點省份農業主管部門、省級科研院所、省種子管理機構的有關負責同志,中國農科院及中國農業大學的有關負責同志,以及農業部有關司局同志。會前,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中心、玉米中心、小麥中心的同志,簡要介紹了他們的科研成果和改革做法,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剛才,10個改革重點省的同志以及中國農科院王漢中同志都作了很好的發言。總體看,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展開,各項任務正在逐步落實,前期工作值得肯定。結合大家發言,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各省各單位近一階段工作成效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2年多來,在中紀委、中組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首先啟動了在部分中央級科研單位改革試點的工作。能取得這些突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給我們提供了改革動力。所以,很多科研人員認為《指導意見》為種業迎來發展春天,是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又一個小崗村。但是,種業改革工作政策性、系統性強,協調難度大。如何進一步把這個“春天里的故事”講好,就需要地方的同志接好接力棒,把改革深入推動下去。剛剛過去的2個多月,大家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按照五部門的部署,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一件工作有序推進,取得良好開局,實屬不易。從大家匯報和種子局調度的情況看,體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前期工作抓得早、抓得緊、抓得實。5部門文件印發后,特別是全國改革工作視頻會議以后,各省(市)都能及時向相關領導匯報,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北京、黑龍江、湖南、湖北、江蘇、山東、四川、陜西等省已將種業改革工作納入今年省委1號文件,作為全省重點工作,統一推動;北京、陜西等省專門召開改革工作部署會;江蘇、山東等省印發了關于啟動種業科研改革工作的通知文件;湖南、湖北、河南、廣東等省農業部門會同科技廳、財政廳、教育廳、人社廳聯合轉發5部門《指導意見》。同時,各省根據《指導意見》要求,正在抓緊組織編制改革總體方案,報部里備案。上述工作為下一步全面深入推進改革試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改革試點單位基本確定。確定改革單位是改革的第一步。各改革重點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科研單位條件及改革積極性,科學確定了改革試點單位,主要有3種類型,即以湖南、江蘇為代表的全省范圍試點,改革單位涵蓋本省高等院校及省級、地市級科研院所;以湖北、河南、陜西、四川等省為代表的,選擇部分省級、地市級科研機構作為首批試點單位;以北京、黑龍江、山東、廣東為代表的,選擇省級科研單位試點。
三是一批新典型正在形成。從今天的匯報看,各改革單位都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如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中心,出臺育種家及員工持股改制方案,激勵效果好,操作性強,兼顧了企業、單位和科研人員三者利益,為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創造了寬松環境;江蘇省農科院探索成立農科種業研究院(企業法人),改賣種子為賣知識產權,更大限度地發揮了科研單位優勢,提升了創新能力;南京農業大學與隆平高科種業合作,積極探索在水稻領域開展基礎研究的合作和成果轉化模式;湖南農業大學采取持股兼職、兼職兼薪、持股分紅等模式,形成學校、企業、科研人員“三贏”局面;中國農科院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制度規定。剛才大家還講了很多案例,值得進一步總結推廣。總體上看,10個省(市)農業主管部門都在按照農業部和省里的部署扎實推進。
能夠取得這個良好局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很多省都主動把種業改革工作寫入今年省委1號文件,作為貫徹中央1號文件的重要舉措。二是各省農業主管部門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省廳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會議,傳達、貫徹、部署改革工作。三是各試點單位搶抓機遇,勇于創新,積極作為。當然,各省改革推進進度不平衡的問題也很明顯。有的省份研究不深、政策不熟悉,爭取省委、省政府支持方面做得不夠。我相信在下一步工作中,相關省份能迎頭趕上,為中國的科技創新、種業創新奠定基礎,做出有益的貢獻。
二、切實提高改革試點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從中央到農業部,之所以大力推進種業體制改革,就是要解決目前制約種業發展、科技創新的瓶頸問題,因此推進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會遇到各種阻力。剛才,有部分同志反映,改革推進過程中有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在2014年以來中央級單位改革試點中都遇到過,但通過我們的努力,這些問題都得到比較妥善的解決。目前,中央與省級層面的改革氛圍已經形成,而且種業改革在全國相關改革中走在前列,各省種業系統完全可以在本省各項改革創新工作中一馬當先。在此,我想強調幾點。
一要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要注重創新機制、激發活力,著重解決好科研和生產“兩張皮”問題。當前,種業創新能力弱、科研與生產脫節等問題已嚴重制約種業持續健康發展。要解決種業創新問題,就必須要推進種業科技體制改革。這既是貫徹中央改革總體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近一階段以來,中央連續出臺一系列好政策、新措施,我們的任務就是將中央的改革精神和各項政策抓實落地,把中央政策轉化為地方的政策、單位的制度,真正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真正促進科研人員向企業流動。當前,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我們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地方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策不一致、不協調;其次就是如何更好調整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的利益。對此,有些同志怕承擔風險,不敢推進改革;有的怕損害單位利益,不愿推進改革。這些思想都要不得,對于推進種業改革,大家一定要從貫徹黨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去認識,要從推動現代種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緊迫性去把握,要盡快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發〔2016〕9號)、《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及《國務院關于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發〔2016〕16號)等文件精神上來,強化看齊意識、責任意識;務必做到胸懷大局、敢于擔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二要強化協調統籌。種業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涵蓋知識產權、國有資產、人事、審計等不同領域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涉及農業、財政、科技、教育、人社以及組織、紀檢、審計等不同部門。要將中央政策轉化落地,就必須強化統籌協調,凝聚改革共識,匯聚改革合力,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省級農業主管部門,作為全省改革牽頭部門,必須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作為,積極向有關部門做好匯報,把改革的目的、意義和做法講清說透,爭取得到支持,盡快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改革政策。同時,改革還要處理好國家、科研單位、科研人員和企業等方面關系。要堅持“三個不能”原則,即改革中基礎研究不能“改弱”,職工收入不能“改少”,單位實力不能“改小”。要在權益分配中兼顧成果完成人、轉化人員及科研單位利益。這些是我們在改革試點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形成的精髓,大家在推廣與實施中要把握好,把科研人員與科研單位之間的關系統籌好。
三要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首先是激發科研創新積極性。要探索落實股權激勵政策,提高收益分配比例,兌現成果轉化現金收益,真正讓科研人員得到實惠、看到希望、增強信心;要加快建立科研人員分類評價制度,特別是激勵研究人員更加專注于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其次是提高成果轉化積極性。各改革單位要加強轉化機構建設,全面梳理現有成果,健全評價和轉化機制,加快推進成果轉化。目前,中國農科院已建立國家種業成果交易平臺,形成了一套展示、評價和交易機制,各地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形成全國統一的種業成果交易市場,進一步提高成果轉化的效率。第三是促進人才流動積極性。人才能否流動關系種業的可持續發展。各單位要立足大局,創造良好政策環境,鼓勵支持科研人員到企業去,加快提升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同時,還要統籌好科研人員與企業、科研單位與企業、科研人員與其他輔助人員之間的關系。
四要強化防腐意識。改革要堅持激勵創新和預防腐敗兩手抓,要嚴格做到依法、依規、依紀,堅持陽光、公開操作,這是我們改革的一條經驗,也是底線。各試點單位要抓緊完善有關制度,通過制度建設有效防范以權謀私和職務腐敗;通過完善制度,讓科研人員放心獲得獎勵和激勵,給科研人員吃上定心丸。
大家剛才提出的建議和需要解疑釋惑的問題,會后種子局、科教司要一起參與溝通、研究,協助解決;還可以到中國農科院交流在改革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從而達到共贏的目的。
三、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種業人才發展和權益改革試點事關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人才、科技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能否在我們種業領域得到貫徹落實,科技創新驅動種業發展戰略能否得到實施,現在工作已經進入到深水區,涉及科研單位整體利益和科研人員的切身利益,務必扎實推進,確保實現改革預期目標。這次權益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問題,使其轉化為生產力,做大做強民族種業。改革的目標是要科研單位產出科技成果、專利、知識產權商品。哪個省能乘勢而上用好改革政策,哪個省就會由科研弱省變成強省;抓不住改革機遇,就很可能從科研強省變成弱省,強單位變成弱單位,種業也會從強省變為弱省。就下一步工作,我再提幾點要求。
一是各省(市)農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好牽頭和組織協調作用,緊密聯系試點單位,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改革試點工作;要力爭將種業改革列入省委改革重要事項,加大改革推進力度。改革中,分管領導務必抓緊抓實,重要事項一把手要親自抓;需要協調相關部門的,要積極主動銜接溝通,部門聯合印發或轉發試點文件;涉及重大改革事項,要及時報告省委省政府。在落實“一季度一調度”工作要求基礎上,要及時總結本省(市)改革經驗和典型,形成工作信息或簡報,報送農業部種子局,確保改革進展信息上下暢通。種子局要不定期編發改革中好的經驗和做法,供各省交流與學習。
二是各改革試點單位,要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改革工作方案。對于改革中遇到把握不準的重大事項和問題,要通過農業主管部門積極協調,并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要進一步完善改革方案,爭取新的突破;中國農科院要加大成果交易平臺建設力度,整合種業領域科技成果,加快推進成果轉化,盡快見到明顯成效。種子局、科教司和中國農科院要就全國性種業科研成果交易平臺建設問題開展研究,按照科學、依法、高效、可持續的原則,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成果交易平臺的頂層設計意見。控制平臺層級,方便全國各省科研成果進入平臺,促進成果依法、陽光、順暢交易。
三是要加大改革宣傳力度。各省要堅持邊改革、邊總結、邊宣傳,同時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加快形成一批思路好、措施實,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案例。各省要大力宣傳改革進展和成效,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氛圍。
最后,種子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總體指導協調,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政策新舉措;要及時總結各省各改革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做好面上的宣傳推動工作,匯聚改革正能量,確保改革有序推進,取得預期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