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個玉米棒籽粒飽滿

專家在測產量
【大公中原新聞網訊】昨日上午,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玉米新品種選育與示范高產耐密適宜籽粒機收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測產現場觀摩會在浚縣劉寨村進行,中國農業大學、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等專家來到田間地頭科學測量結果顯示,畝產達1096.22公斤,是當前全國玉米平均產量的兩倍以上。“這是黃淮海地區適宜籽粒機收品種里產量最高的品種,經過3年測產,今年在全國8個省近300個試驗點試種,明年將在全國夏播玉米區大面積示范推廣。”
宜機收玉米新品種,畝產1096.22公斤
從6月14日播種,到9月25日測量,河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培育的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經歷了整整100天的生長。9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科技廳組織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有關專家組成的玉米測產驗收專家組,對設置在浚縣矩橋鎮劉寨村的高產耐密宜機收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高產示范方,15畝連片進行測產。
據悉,目前玉米機械化收獲主要是穗收,籽粒機收還是空缺。豫單9953正是高產耐密宜機收玉米新品種。再有10多天,這片試驗田就將開始收獲。在現場,玉米科研專家們對這片試驗田進行測產,測產驗收專家組組長、育種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璞宣布:“測產結果理論產量1289.67公斤,八五折算后,15畝高產示范方平均畝產為1096.22公斤。”
全國玉米平均產量大約400公斤
目前我國玉米平均產量大約400公斤,黃淮海高產區平均畝產500~600公斤,超過800公斤的很少。“畝產1096.22公斤,基本上是黃淮海高產區玉米產量的兩倍,是全國平均產量的兩倍以上。”王璞說,大面積穩產比小面積高產更有意義,目前豫單9953這個品種小面積種植效果不錯,未來進行大面積推廣時,如果栽培配套措施、環境條件和品種間互作等條件適宜的話,產量可能還會上升一些。今年該品種在全國8個省近300個試驗點試種,明年就能在夏播玉米區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
降低農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這種品種既能保證高產,又能適應籽粒機收的高度機械化品種。”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彥惠帶領團隊研發這個品種8年了,最讓他驕傲的是,這塊豫單9953高產試驗田,由河南農業大學提供種子交給當地農民,所有的栽培都是在當地的普通農田,由當地的農民按照正常的種植習慣種植出來的高產結果。
“這個品種大面積推廣后,今后的玉米生產就能像小麥的種植一樣,機械化播種機械化管理機械化收獲,實現全程機械化。”陳彥惠說,目前河南乃至全國玉米種植亟須解決的是大規模高產的籽粒機收品種,這種品種有利于農業集約化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王璞介紹,隨著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機械化提高,未來的生產方式將以全程機械化生產為主,限制因素最大的就是品種,新品種的育成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