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傅廷棟:復種飼料油菜可一舉多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8  來源:  瀏覽次數:150
 

西北、東北地區如何在緩解飼料短缺的同時改良生態?

傅廷棟:復種飼料油菜可一舉多得

 

    傅廷棟院士講解油菜雄性不育材料。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文/圖

    我國西北和東北地區如何解決生態、飼料和農牧結合等問題十分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及其團隊經多年研究認為,利用麥(及其它早熟作物)收獲后的空閑耕地,復種飼料(或綠肥)油菜,對解決這些問題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復種飼料油菜就是利用7月底到8月中旬小麥(或早熟馬鈴薯、鮮食玉米、飼料玉米、瓜菜)等作物收獲后到嚴冬(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來臨前2~3個月的光、溫、水、土資源,復種一季以收獲青飼料為目的的飼料油菜,可畝產青飼料3噸,不影響糧食生產,又可使土地增加2~3個月的綠色覆蓋時間,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傅廷棟院士從1999年開始復種飼料油菜研究,目前牽頭承擔農業部公益項目“北方一熟制地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輪作制”,復種飼料油菜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已在甘肅、新疆、內蒙古、青海、寧夏等省區擴大試種,他向記者介紹了該技術的優勢。

    促進農民增收,應用潛力大。西北、東北地區7月下旬前后收獲小麥及早熟作物,由于“種一熟時間有余,種二熟時間又不足”,因此7月以后大量土地空閑。在這些地區麥后復種飼料油菜,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能充分利用8、9、10三月充足的光、熱、土、水資源,生產一季優質雙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青飼料。經十多年示范證明,種一畝飼料油菜,按畝產3噸計算,單飼料一項農民增加純收入300~400元,加上養殖效益可達1000元以上。西北、東北麥后復種飼料油菜的面積可能有2000~3000萬畝,應用前景廣闊。

    為發展畜牧業提供大量優質飼料。西北、東北地區飼料短缺,復種飼料油菜可緩解這些矛盾。農民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割飼料油菜,進行青貯,對補充冬春飼料供應、減輕雪災危害、發展畜牧業具有重要意義。據專家估計,一畝飼料油菜青貯后可供5~6頭羊100天飼料需要。按畝產青飼料3噸計算,相當于30畝中等草原一年的產草量,可供兩頭羊一年的飼料。

    飼料產量高、品質優,飼養效果好。飼料油菜一畝種子(1公斤)成本約10元左右,而且油菜喜陰涼,2~3個月畝生長量達3噸,比苜蓿、劍舌豌豆等青飼料產量高一倍以上,因此在適宜地區發展飼料油菜,投資少,效益高,而且飼料品質好。據甘肅農業大學研究,飼料油菜蛋白質含量與豆科牧草相當。內蒙古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日喂青飼料油菜8~10公斤的奶牛,每日多產1.5~2公斤的鮮奶,經測定,牛奶的蛋白質含量也提高0.3%。

    生態效益顯著,有利耕地可持續發展。西北、東北地區麥收后土地裸露,而7~10月又是該地區雨水相對較多的季節,特別是黃土高原和東北黑土地,耕地受水、風侵蝕嚴重,復種飼料油菜,使土地增加2~3個月的綠色覆蓋期,這對保護水土、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質和調節氣候都有重要作用,生態效益顯著。

    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如黑龍江過去有小麥3000多萬畝,現在只有300萬畝左右,玉米超過1億畝,原因是玉米種植效益高。但作物過于單一,加上玉米長期連作,耕地質量明顯下降。如果麥后復種飼料油菜,每畝既能增加300~400元的效益,又有利于恢復部分小麥面積和改良耕地質量。

    傅廷棟介紹,華中農大已初步篩選出蛋白質含量高、青飼產量高的雙低飼料油菜品種“飼油1號”、“華雜62”、“華協11號”等。經過多年試種,配套技術是比較成熟的。累計示范面積已達100萬畝,該技術簡單易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好,發展潛力大,南方地區冬閑田耕地也可用油菜“全覆蓋”,作綠肥、飼料均可。油菜產草量比紫云英要高一倍左右,對增加土壤有機質也十分有效。特別在強調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今天,是值得大力推廣的項目。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