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7B100410201500125 信息所屬單位: 種植業管理司
信息名稱: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2014年第二批農藥產品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
文 號: 農辦農[2015]3號
生成日期: 2015年02月10日 公開日期: 2015年02月10日
內容概述: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2014年第二批農藥產品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2014年第二批農藥產品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藥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農辦農﹝2014﹞8號)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農藥產品質量和標簽監督抽查,現將各地報送的第二批農藥監督抽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監督抽查由北京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部門組織完成,抽查農藥經營場所2440個,農藥樣品涉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農藥生產企業808個,登記作物包括蔬菜、果樹、茶樹、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抽查農藥產品標簽3472個,抽查檢測農藥產品質量3183個,其中,殺蟲劑1955個、殺菌劑521個、除草劑690個、其他17個。
二、抽查結果
(一)農藥產品質量情況。在抽查檢測的3183個農藥樣品中,合格樣品2658個,合格率為83.5%,不合格樣品525個,不合格率為16.5%。從農藥種類看,殺蟲劑1955個,占檢測總數的61.4%,質量合格的1579個,合格率80.8%;殺菌劑521個,占檢測總數的16.4%,質量合格的476個,合格率91.4%;除草劑690個,占檢測總數的21.7%,質量合格的589個,合格率85.4%;其他17個,合格14個,合格率82.4%。從制劑類別看,單制劑2439個,占檢測總數的76.6%,質量合格的2081個,合格率85.3%;混劑744個,占檢測總數的23.4%,質量合格的577個,合格率77.6%。從登記作物看,水稻、茶樹、大豆、果樹、小麥、蔬菜、棉花、玉米用藥合格率分別是86.7%、85.7%、84.4%、84.1%、83.1%、83.0%、82.4%和77.4%。從不合格產品看,在525個質量不合格樣品中,檢出假農藥(標明的有效成分未檢出或擅自加入其他農藥成分)289個,占55.0%,占檢測樣品總數的9.1%。產品中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的有191個,占質量不合格產品的36.4%。其中,添加高毒農藥的有49個,占25.7%;添加菊酯類農藥的有60個,占31.4%;添加有機磷農藥的有44個,占23.0%。另外,有47個樣品檢出禁用農藥特丁硫磷或限用農藥甲拌磷、克百威、氧樂果、氟蟲腈、硫丹、水胺硫磷等。
(二)農藥產品標簽情況。本次共抽查農藥產品標簽3472個,合格標簽2557個,合格率為73.6%,不合格標簽915個,不合格率為26.4%。在915個不合格標簽中,假冒、偽造、無農藥登記證號或農藥登記證過期的有479個,占52.3%;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含量和劑型標注不符合規定的有155個,占16.9%;擅自標注擴大使用范圍的有293個,占32.0%;毒性標識不符合規定的有85個,占9.3%;生產日期或批號標注不符合規定的有25個,占2.7%;商標等標注不符合規定的有267個,占29.2%;安全間隔期等注意事項標注不符合規定的有225個,占24.6%;企業名稱及聯系方式標注不符合規定的有191個,占20.9%。
三、處理意見
(一)認真核查不合格農藥產品。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本行政區域內銷售的525個質量不合格產品和915個標簽不合格產品進行核查,發現不合格產品要責令經營者停止銷售,并收回已銷售產品,防止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
(二)嚴肅查處違規生產經營單位。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不合格產品經營者進行依法處理,認真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及時會同有關部門查處。不合格產品標稱生產企業所在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企業生產情況進行檢查核實,對涉嫌違規的要依法立案查處,并及時組織整改。情節嚴重的,要報請我部等有關部門依法吊銷農藥登記證等許可文件,對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三)加強對涉嫌嚴重違規企業的跟蹤監管。在本次監督抽查過程中,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兩種或兩種以上假劣農藥,今后要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強跟蹤檢查,加大對其生產經營農藥產品的抽查力度。請相關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農藥檢定管理機構負責與轄區內相關生產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相關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與轄區內相關經營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加強重點督辦。請各有關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于2015年3月底之前將這次通報的不合格產品的檢查核實處理情況報我部種植業管理司。
附件:
1.
2.
農業部辦公廳
2015年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