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黃豆成熟采收的時節,可象山縣東陳鄉幸福塘村的種糧大戶楊、施兩位師傅,卻只能眼看著自家地里的百畝黃豆花開了一茬又一茬,始終不見黃豆。經象山農業部門專家鑒定,這百畝黃豆顆粒無收,是因為假種子。
托熟人購買種子
40多歲的楊師傅和同村的施師傅是當地的種糧大戶,今年3月,楊、施兩位師傅一合計,決定合伙種植100畝黃豆。
要想種豆,先要買種,但楊師傅聽人說,象山的種子公司目前沒有他們所要的“安徽黃豆”品種,無奈之下,兩人只能到別處尋求這批種子。
四處打聽之后,一位和楊師傅熟悉的石浦人張某告訴楊師傅,他家附近住著的一個安徽人,有路子,可以搞到這個品種的黃豆種子。楊師傅急忙托了張某去打聽。過了幾天,張某那邊傳來消息說,有貨,而且價格比種子公司賣得便宜。
楊師傅和施師傅喜上眉梢,連連慶幸自己搭上了好路子。兩人湊了9000多元錢,趕到石浦,經張某介紹,以每斤9—10元的價格,從宋某和黃某那里“如愿以償”地買到了1000斤黃豆種子。
買來的種子是假的
在布谷鳥急催著播種的四月里,勤勞的楊師傅和施師傅開始忙活了起來。播種、出苗、幼苗生長、分枝,待到黃豆花兒開了,兩位師傅更是滿心歡喜,花落結莢的景象似乎近在眼前。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眼看著黃豆花兒開了三茬四茬,滿眼望去還是密密麻麻的綠葉和根莖,找不到一顆豆莢。楊師傅和施師傅傻了眼,急得到處詢問行家。村里一些有經驗的農民提醒他們:是不是種子有問題?
楊、施兩人急忙從家里翻找出未播種完的種子,找農業部門的專家咨詢,咨詢結果是,這些所謂的種子是未處理的普通黃豆果實,和市場上銷售的商品黃豆沒什么區別。這就意味著,他們托路子買來的黃豆只能供食用,而不能用于種植。這下可氣壞了楊、施兩位師傅,決定找賣種子的張某算賬。
賣種子的根本不懂行
氣憤的楊師傅趕到石浦,揪住張某索要賠償。張某一臉無辜,說黃豆種子是宋某、黃某提供的,他只是起牽線搭橋作用。
兩人很快找到宋某、黃某。誰知,宋、黃兩人也是一臉茫然,宋某坦承對黃豆種子并不懂行。只是讓他的親戚黃某從安徽老家帶來這個品種的黃豆果實,以為這個就可以直接播種。
宋、黃兩人起先態度蠻好,表示愿意賠償。老實善良的楊師傅和施師傅只要求對方賠償他們當初所投入的成本,包括種子錢、化肥錢、人工費用等8萬元。但宋某和黃某只愿意賠償3.5萬元。
雙方爭執不下,眼看著100畝綠油油的黃豆稈子,將被炎炎烈日炙烤成一堆毫無用處的枯枝敗葉。
兩個部門聯合破案
一籌莫展的楊師傅和施師傅向象山東陳派出所報了案,訴說了他們不幸的遭遇。東陳派出所接到報案后,很快聯合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對此事進行調查,并抓獲了涉嫌銷售假種子的張某、宋某、黃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
原來,張某只是石浦一個做小生意的商人,宋某在石浦從事垃圾粉碎工作兼收廢品為生,黃某是宋某的親戚,也是一個純粹的農民,三人對于種子培育等專業技術根本不懂行,也沒有任何銷售種子的執照證件。
宋某在石浦打工多年,熟悉了張某,聽說了楊師傅等人的需求后,就讓黃某從安徽老家帶來一批自家種植的黃豆果實,未經過任何處理,宋某、張某就拿來轉手賣給了楊師傅,從中賺取差價。除了東陳的這兩個農民,另有定塘鎮的數名農民受害。
民警在審訊過程中也發現三個犯罪嫌疑人均不知自己沒有執照不能賣種子的情況,當民警告知他們銷售種子必須具有《營業執照》、《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質量合格證》時,三人才恍然大悟。
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在東陳派出所民警的努力下,犯罪嫌疑人家屬向受害人退賠了共計8萬元的賠償金。在此,警方提醒農戶購買種子應注意:一是到正規、有良好信譽的種子經營門市部購種;二是看種子標簽的內容是否齊全;三是向經營者索要購種發票。
□記者 張寅 實習生 錢子俊 通訊員 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