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3年05月13日 05 版)
國務院8號文提出:堅持自主創新,加強農作物種業科技原始創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種業科研成果,提高農作物種業核心競爭力。兩年來,全國各地充分發揮骨干農業科研機構的引領作用,引導企業成為品種選育和科研投入的主體做了很多工作,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與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現代農作物種業投入機制正在形成。特別是對有育種能力、品種市場占有率高,經營規模較大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給予了一些重點支持,其育種的積極性逐步提升。與此同時,形成品種權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2012年國內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品種權申請量均呈增長,累計突破萬件。來自企業的申請連續兩年超過科研機構的申請量。雖不能說企業總體的育種能力超過科研單位成為育種創新的主體,但至少說明企業重視品種權的程度在提高,投入科研、采取合作、委托育種的積極性在提高。
在完善新品種保護制度方面。農業部于2012年3月發布了《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并建立了名稱檢索查詢系統;國務院2013年1月公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加大了侵權、假冒授權品種的處罰力度;農業部于2013年4月發布了第九批保護名錄,增加了13個物種的保護,使總的特種數達到93種。
在技術方面,根據農業部嚴格把關、科學審批的要求,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去年以來,組織品種資源、育種、生產和DUS測試專家共同完善修訂了55個作物的DUS測試指南;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體系研制完成的48個物種DUS測試指南通過專家審定,為擴大保護名錄指南打下基礎;完成的小麥等4個作物DNA指紋圖譜鑒定技術方法也通過了專家審定,為建立已知品種數據庫和品種權執法打下了技術基礎。
今后我們將按照8號文中對品種保護的要求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對植物新品權工作的要求,做好受理、審查工作,協助做好品種權執法,進一步完善已知品種數據庫,加強對育種家的信息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