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買回來的‘東北大米’,產地怎么是鹽城?”昨天,市民洪女士反映,現在超市里“東北大米”很多,但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產自東北的米?消費者難以辨別。
市民反映
這“東北大米”是否有假?
洪女士家住萬鴻城市花園,家人平時都比較喜歡東北大米的口感。近日,她到超市買回一袋10Kg裝的東北大米,無意中發現,包裝袋上寫著產地是鹽城。
老家在東北的小孫也有著同樣的疑惑,從小在遼陽長大的她吃慣了家鄉的米。來揚工作后,她也曾在超市、糧油市場買過一些標示著“東北大米”的米,但每次煮出來,都感覺不像在家時吃的那個味。“后來我就仔細翻看了包裝,發現雖然標的是東北大米,但產地一般都不在東北。”小孫說。
記者探訪
“東北大米”產地多不在東北
昨天下午,記者趕至東花園附近一糧油批發部,看到店里有3個不同品牌的“東北大米”在售,10公斤裝的價格均在65元—75元,其外包裝上注明產地是黑龍江。但店員表示,前來批發“東北大米”的不多。
而在另一家糧油批發店內,店主表示,并不存在假冒情況——“東北大米”在東北種植,由公司統一從東北地區收購稻谷,運到江蘇或其他地區的一些廠里進行加工制作,然后投放到市場。他指著一種裝在紅色包裝袋中的“東北大米”說,這種大米的產地就在鹽城。
在東區大潤發超市,所售大米以東北大米、蘇北大米、蘇皖大米為主,十多種品牌大米中,有六七種大米的包裝袋上標明“東北大米”字樣。但是,記者發現,這些標有“東北大米”的字樣的米,產地卻各有不同,比如根據生產日期后代碼,5千克售價38.9元的“福臨門”東北優質香米,產地為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根據生產日期后的字母代碼,“金健”東北貢米產地位于江蘇南通,這些大米的統一特征就是在包裝袋上,會明顯寫著“具體生產(加工)廠商請見生產日期后代碼”。
部門回應
“東北大米”代表一種品牌
帶著讀者的疑惑,記者采訪了揚州市糧食局辦公室的江主任。江主任表示,這種東北大米產地在蘇北的情況很正常。產地在蘇北,并不代表市民們吃到的,一定不是“東北大米”。就好像我們吃到的“泰國香米”,產地也不一定在泰國一樣,“東北大米”其實和“泰國香米”一樣,代表的只是一種品牌,包裝袋上標示的生產地不在“東北”或“泰國”,并不代表這是假冒品。
江主任解釋,一般而言,東北大米的產地在蘇北,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由于東北大米的需求量大,當地沒有那么多的生產能力,就委托江蘇代加工。于是,在蘇北的生產廠家,從東北購置進原料稻谷進行再加工,然后上市銷售;另一種情況是,江蘇地區的生產廠家,從東北購置種子,在江蘇種植。這樣生產出來的大米,也可以稱為“東北大米”。
記者 欒佳麗 趙雅瓊
小貼士
如何分辨真假東北米?
江主任表示,市面上也有一些黑心商販,以次充好,用“蘇北大米”代替“東北大米”,市民們要注意分辨。
首先,從外形上看,東北大米在加工后,顆粒較蘇北大米要飽滿一些;其次,從口感上來分辨。東北大米的生產周期較長,而蘇北大米的生長周期相對較短,含水量也高一些。煮熟后,東北大米比較軟糯有嚼勁,蘇北大米則比較爽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