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陳彬)上月31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其中國網站上爆出新聞,聲稱中美兩國研究人員曾使用中國兒童進行黃金大米喂食實驗。這一事件引發了公眾和媒體的持續關注。隨后,就綠色和平針對黃金大米以及其它一些轉基因產品的態度,黃金大米的推廣方――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表態,對其進行了言辭激烈的批評和駁斥。近日,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女士接受了四川在線記者的電話采訪,代表綠色和平就“黃金大米”事件以及轉基因產品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爆料“黃金大米”論文:追問程序的合法性
在談到本次爆料“黃金大米”論文事件的原因時,王婧表示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出于對黃金大米安全性的憂慮,另一方面是黃金大米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但此次綠色和平最看重的,是該項研究欠缺的程序合法性。
王婧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針對黃金大米是否安全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因此不能排除其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可能性,而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尤其脆弱,因此對于這樣的實驗更應該謹慎,而這一次的黃金大米實驗,中國國內相應的審批程序卻有所缺失,“我們的一大目的是追問本次事件的程序合法性”。
為什么只反轉基因作物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引用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的言論,詢問王婧,為什么綠色和平只反對轉基因作物,而不反對胰島素等其它一些基因工程的產品。
針對上述問題,王婧稱“黃金大米”以及其它一些轉基因作物對人體的安全性尚不明確,另外還有可能對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單一的種植這些轉基因作物,會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產生嚴重的影響”“這些轉基因作物泄露出的轉基因物質,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而對于胰島素等其它一些基因工程產品,王婧則稱一方面“像胰島素這樣的藥物,使用相對封閉,不像轉基因作物那樣會產生那樣大的危害”,另一方面“我們對藥品這樣的產品了解比較有限”。
消除維A缺乏的工作:“推廣理念”為主
在四川在線記者本月早些時候采訪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時,該委員會曾指控綠色和平“從未做任何實事以嘗試解決不發達國家兒童的維生素A缺乏問題”。本次采訪時,記者就此問題詢問了王婧。
王婧表示,目前一些不發達國家兒童的維生素A缺乏問題,其根源在于貧困。要解決這種維A缺乏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比如合理的膳食搭配、服用維生素A膠囊、推廣家庭菜園等。
根據王婧的說法,記者隨即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由于維生素A缺乏的多發地是一些貧窮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普通民眾的經濟水平和住宿條件都非常有限,上述均衡膳食和家庭菜園的方式是否可行性太低?針對上述問題,王婧沒有做正面回答,只是稱黃金大米并非解決維生素A缺乏的唯一方法,要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需要解決的還是貧困問題,而這需要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共同努力。
對于綠色和平在幫助改善維生素A缺乏狀況方面做過哪些實事,王婧告訴記者,綠色和平在這方面一直在做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能力有限,作為一家環保組織,而非援助組織,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收集、整理和發布相關的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宣傳可持續農業等推廣理念層面的活動上。
黃金大米可能涉及商業利益
對于黃金大米的推廣行為,王婧認為,其中可能會涉及商業利益。根據王婧的說法,黃金大米是由商業的種子公司先正達投資研發的,出于這一原因,這類推廣活動很有可能是以為投資方牟利為目的。
王婧的上述言論引起了記者的質疑,因為在此前的調查中,記者發現黃金大米的發明者Potrykus和Beyer兩位教授,以及先正達公司已經將此技術免費捐贈給了發展中國家,以供人道主義目的使用。
當記者就上述質疑詢問王婧時,王婧回應說,雖然相關個人和機構已經免費捐贈出了這一技術,但并不代表以后不會收費,“有可能他們會開發第三代、第四代產品(記者注:到目前為止黃金大米已經開發出了兩代產品,相關技術已經被免費捐贈給了發展中國家,本次黃金大米實驗論文中使用的就是第二代產品),到時候可能就會收費了。”
王婧還舉了例子來說明這種可能性:此前一些商業機構在南美推廣轉基因玉米時,早期就曾向農民免費發放種子,但后來即開始商業銷售。記者隨即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出于推廣目的免費發放種子和將相關技術免費的捐贈,兩者并不完全等同。針對這一質疑,王婧沒有做實質性的回應,只是表示不排除相關機構商業牟利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