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薯播種:選用50%以上的脫毒馬鈴薯整薯播種,減少種薯自身水分的散失,提高種薯出苗率和幼苗抗旱、抗病能力。
2、打塘深播:要求塘深20cm以上,施入農家肥和化肥后,覆土15-20cm,以促進根系對深層土壤水分、養分的吸收。
3、地膜覆蓋栽培: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充分發揮地膜保墑效應,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散失。
4、適時播種:根據中長期氣候預報,如當年雨季與往年相比偏遲,可適當推遲播種期,減輕苗期干旱的壓力。
5、高壟雙行栽培:采用規格寬窄行播種,以減少土壤墑面水分的散失。播種規格:大行80cm、小行40cm、塘距25-28cm,每畝密度4000-5000塘,出苗后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幼苗生長至5-10cm時,若發現缺塘,可就近掰苗移栽。苗高20-50cm時,進行2-3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最終使壟高達25cm以上,形成高壟雙行種植模式。
6、科學施肥、以肥調水:適當增加磷肥使用比例,增強植株抗旱能力。每畝一次性施入腐熟農家肥2000-2500kg,N、P、K比例為10:10:10的三元復合(混)肥80-100kg。
7、保水劑拌種:播種時,采用保水劑拌種或塘施,保持種薯和土壤水分。抗旱保水劑可選用:云清牌高效保水劑、PAM保水劑(聚丙烯酰胺保水劑)、旱地龍、沃特保水劑等。
8、葉面噴施蒸騰劑或磷酸二氫鉀:出苗后,葉面噴施抗蒸騰劑或磷酸二氫鉀,可減少植株水分蒸騰量,提高植株生長能力,增強植株抗旱、抗病能力。
9、適時防控晚疫病:當出現馬鈴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時,必須及時清除田間病株,集中燒毀,同時進行藥劑防除,減輕發病,避免因晚疫病的危害而降低植株抗旱能力。
藥劑具體用法用量:①每畝用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40-60g兌水60-80kg進行葉面噴霧;②每畝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40g兌水60-80kg進行葉面噴霧;③每畝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200g兌水60-80kg進行葉面噴霧,每隔7天噴藥1次,共噴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