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8月13日訊(通訊員朱孝榮何杰慧李志文)8月10日一大早,資興市七里鎮高坡村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原來是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正在該村集中收購雜交水稻種子。
資興市七里鎮高坡村是個傳統的制種大村,全村制種面積達1600畝。在種子收購現場,該村制種大戶袁三高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今年他承包了80畝耕地制種,實收種子16000公斤,種子公司給的收購價是12.2元/公斤,再加上約200元/畝的父本收入,除去每畝1000元的物化成本,純收入達到13萬元。在高坡村,像他這樣的制種大戶還有好幾戶,雜交水稻制種已成了該村農民增收致富的 “黃金產業”。
資興市雜交稻制種起步早、技術好,至今還保持著雜交種稻制種單產世界最高紀錄。2011年,資興市政府出臺了 《資興市雜交稻制種基地管理辦法》,確定了蓼江鎮、七里鎮、州門司鎮、興寧鎮等幾個制種基地,該市雜交稻種制種開始走上規范化管理和良性發展之路。隆平高科、湖南金源種業等種子公司紛紛搶灘登陸資興,創新管理機制和模式,聘請本土技術員,推行 “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實行訂單收購,讓制種戶吃下定心丸。今年該市制種面積突破了萬畝大關,達11200畝,平均畝產220公斤,按平均收購價11.6元/公斤計算,僅制種一項,該市農民可增收2800萬元。目前,該市生產的種子已遠銷江西、湖北、廣東等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