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農業部曝光不合格種子,在不合格產品名單中,包括銀荃高科、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神農大豐等種業上市公司。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必然要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2012年一號文件或花落農業科技,農業科技化主要涉及生物育種、生物醫藥、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化肥農藥等幾個方面,其中生物育種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更是農業科技化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的種業仍處于初級階段,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特別是此次不合格產品名單中,某些行業龍頭公司的產品也在列,更是顯示種業發展之路任重道遠。1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指大跌,荃銀高科跌停,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神農大豐也大幅下跌。
據報道,農業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2011年春季種子市場聯動抽查結果和2010年冬季種子企業監督抽查品種純度結果的通報。據統計,春季抽查不合格率高達14.9%;在不合格產品名單中,包括敦煌種業等種業上市公司赫然在列。其中,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當家品種“先玉335”兩批抽檢品被發現發芽率不合格和水分不合格,登海種業“世賓28”純度不合格;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先玉420”和“32D22”發芽率不合格,敦煌種業“吉單261”水分不合格,綿陽敦煌種業有限公司“敦玉518”純度不合格;福建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特優898”純度不合格,四川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樂優2號” 發芽率不合格; 荃銀高科 (300087:21.76, -2.42 , ↓-10.01 ) “新兩優343”純度不合格。
糧食生產離不開種子,種子行業處于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起點,很大程度影響甚至決定著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但目前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商業化的農作物種業科研體制機制尚未建立,科研與生產脫節,育種方法、技術和模式落后,創新能力不強;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研發能力弱,育種資源和人才不足,競爭力不強;供種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種繁育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較低;種子市場監管技術和手段落后,監管不到位,法律法規不能完全適應農作物種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違法生產經營及不公平競爭現象較為普遍。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作物種業的健康發展,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切實加以解決。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必然要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2012年一號文件或花落農業科技,農業科技化主要涉及生物育種、生物醫藥、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化肥農藥等幾個方面,其中生物育種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更是農業科技化的重中之重。
生物育種的重要性體現在它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糧食的增產增收是確保國家糧食供給安全的根本途徑。糧食生產離不開種子,種子行業處于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起點,很大程度影響甚至決定著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正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金融危機總會過去的,可糧食安全問題時時刻刻擺在我們面前。”
種子產業屬于戰略新興產業,中國種業真正市場化、產業化始于1999年《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相關法規的頒布實施。自《種子法》實施及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種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容量迅速擴張,種業產值由2000年的250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550億元。
在未來3-5年內,政府繼續推動種子企業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龍頭企業將享受政策扶持,進一步做大做強。2010年,國家將生物育種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2011年4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一些中央層面推動的扶持種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浮出水面。2011年5月,國內最高級別的種業大會在長沙召開,種業政策的幫扶對象指向內資種業企業,隆平高科被定為國內種業發展的領軍企業。
2011年9月,農業部成立國家種子管理局,將設在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的種子處“升級”為司局級單位,專門負責農作物種子的監督管理,這是對國務院關于種業發展意見的進一步具體實施,預計各部委后續會有更多具體扶持措施出臺。
但是此次不合格產品名單中,某些行業龍頭公司的產品也在列,更是顯示種業發展之路任重道遠。資料顯示,被查出種子不合格問題的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種子公司——美國杜邦子公司美國先鋒海外公司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 登海種業 (002041:33.30, -1.54 , ↓-4.42 ) 和敦煌種業 ( 600354 ) 分別在上述合資公司中持股51%。這兩家合資公司是登海種業和敦煌種業的主要利潤來源。
山東登海先鋒種業公司,主銷品種中先玉335,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035.54萬元,實現凈利潤34949.52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93.89%、88.54%。2011年中報未披露當期效益。
敦煌種業06年12月與先鋒公司合資成立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由合資公司從先鋒引進優良品種并推向市場。一期工程即酒泉種子加工廠于07年9月投產,年加工玉米種子7000噸,可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二期工程于08年9月投入使用,加工能力達到1.4萬噸。2010年年報披露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玉米制種面積達到7.6萬畝,較上年增加3.15萬畝,業績增長明顯。
荃銀高科:2011年10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用超募2348萬元收購鐵研種業54.05%股權,另擬按比例用超募432.40萬元對其增資,注冊資本變為3831萬元,鐵研種業是鐵嶺農科院研發品種的優先轉化平臺,共同培育的各類品種或自交系近50個;玉米品種有鐵單20號、鐵研26號等20余個(中國審品種2個)等。自2011年起,10年期內鐵嶺農科院爭取為鐵研種業提供20個玉米新品種(其中國審品種4個)。2010年11月,公司以超募1120萬元對楊凌登峰種業增資擴股(占56%),登峰種業以玉米育種研發為主,2010年未實現利潤。優勢玉米品種包括:高試129、高農1號、登峰1號等,其將作為公司培育玉米品種的研發中心平臺。(潘敘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