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夏小荔 實習生/梁春婷)昨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在市農科所揭牌,而明年春季太空水稻、太空蔬菜、太空花卉等就將在這里種植。屆時,神奇的“太空蔬菜”、“太空花卉”將走進佛山居民的生活。
據悉,佛山市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舉辦五年來新品種推廣種植的面積15000多畝,為全市農戶育苗600多萬株,帶動農戶2500多戶,直接為農民新增經濟效益5億多元。
逾810新奇特農業良種現場推廣
綠色的櫻桃番茄、碧綠翡翠的節瓜、丑小鴨南瓜、20多個品種的玉米、近10種不同的苦瓜……昨日上午舉行了佛山市第五屆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暨科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會上對810多個農業良種進行展示和示范推廣,此外,還有14家農機企業展示各種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
展示會現場熱鬧非凡,內容豐富,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觀看。據悉,本屆展示會是歷屆展示會舉辦規格最高、展示規模最大、展示品種最多的一次盛會。本屆展示會在保持展示品種種類多樣化的基礎上,以新、奇、特品種以及觀賞類農作物的引進,增強了展示的觀賞性。以高、精、尖品種的示范種植展示現代農業技術的可靠性,加強種植大戶的投資信心。
航天育種引領現代農業新革命
本屆展示會在展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基礎上,還簽訂一系列“產學研”合作項目,充分利用農科院校的專業技術和科研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力爭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取得新成效。其中,市政府和華南農業大學將簽訂《推進農業科技合作和農村綜合改革框架協議書》。
“市農科所主要是對航天育種起到示范、試種、推廣的作用。試種后在其產量等方面達到標準后,我們將向農戶推廣”佛山市農科所所長黃門福說。
昨日,由華農大國家航天育種工程中心、華農科技實業公司與佛山市農科所分別簽訂共建水稻新品種繁育一體化基地項目合作協議、蔬菜新品種選育及示范推廣項目合作協議、花卉新品種選育和產業化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項目合作協議,華農大食品學院與佛山市農檢中心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信息建設項目合作協議。
“我們今天簽訂合作協議共6項,其中有3項都是與國家航天育種工程中心有關”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陳志強介紹說,“合作主要是通過高校提供科技成果轉化,農科所示范、推廣,覆蓋到企業。通過高校+項目+合作的合作方式,加強校地農業合作協議,發展農業高技術產業”。據透露,目前佛山將種植的航天種子主要是水稻、花卉、蔬菜三大類別。
航天育種工程技術有何神秘之處?它給佛山農業帶來哪些變化?陳志強介紹,太空育種主要是通過衛星或飛船搭載種子上太空。在太空環境的輻射下,輻射線鉆進種子的胚,從而引發突變,再引到地球上播種耕種,可促進產品的高產量、高質量。陳志強透露,“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在我省是第4個,此前,已在江門、揭東與茂名相繼建立了合作項目基地。據悉,與前3個地區不同的是,佛山示范基地是綜合一個項目。
實用性觀賞性兼備促農民增收
昨日,早早就來到現場參觀的農民梁女士告訴記者,展示會連續舉辦五年了。她每年都來觀看。“今年的品種比往年更豐富了,觀賞性的蔬菜瓜果很有意思”梁女士說,身邊的鄰居也特意跑來現場購買蔬菜種子回去播種。“這里的蔬菜都很新鮮、很環保,我們都蠻喜歡。”
市農科所相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整個產業園區,以實用性產品為主,也開始逐步引進了一些觀賞性的產品,目前其種植在整個園區在10%左右。他說,像農民種植的黑色小番茄是一種深受歡迎的觀賞性兼食用農產品。這種小番茄的售價在30元/斤,遠遠高于普通番茄。“近幾年,一些農莊與農家樂大量興起,在其附近,觀賞性產品均有大量的種植,以美化環境。一些家庭也喜歡使用這些觀賞性蔬菜美化家居,這些都符合佛山提倡的‘都市型農業’的發展理念,因此,觀賞類的農產品品種也越來越受青睞”他說。
據悉,自2007年舉辦首屆農業良種展示會以來,佛山市已連續五年舉辦良種展示會,累計參觀人數超過30000人次,參展單位達300多個,展示農業良種和新品種2500多個,為專業種植戶提供優質蔬菜種苗600多萬株,推廣種植面值15000多畝,帶動農戶2500多戶,直接為農民新增經濟效益5億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全市農用地產出率超過1.8萬元/畝,居全省前列;現代農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比重達到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