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娛樂
2011年9月17-18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中國蔬菜》編輯部、北京中蔬園藝良種研究開發中心、北京華夏風行廣告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國種子協會蔬菜種子分會及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支持的2011年(第二屆)中國蔬菜種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湖北大廈隆重召開。會議得到了政府領導、企業代表、科研學者、媒體朋友的大力支持,參會人數達到100余人。
2011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發〔2011〕8號《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擇優支持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成長性好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與此同時,農業部組織起草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也實施在即,新政實施后將大大提高種子經營門檻,以行政力量促使種業企業快速整合。可以說,新一輪的種業大洗牌徐徐拉開大幕。
在此背景下,2011年(第二屆)中國蔬菜種業發展研討會以“種業新政下的市場機遇與應對措施”為主題,邀請了來自政府、研究機構、企業等各路專家,共同探討了政策影響、轉企經驗、市場趨勢、投融資技巧等多個議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新政下中國種業的未來趨勢,為企業決策提供指導建議。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杜永臣致開幕辭。杜所長指出:“企業是商業育種的主體這是今后的必然發展方向,同時要正確認識農作物育種的市場性與公益性。”
會議的第一個專場以“解讀種業新政的背景與產業影響”為主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書記、《中國蔬菜》主編孫日飛主持。其中,農業部種子管理局馬淑萍副局長對種業新政的政策背景、政策目的及行業趨勢進行了深刻分析。馬局長指出,這個文件(《國務院加快現代種業發展意見》)是一個有亮點的文件,也是有突破性的文件,有三個方面的亮點,第一個首次明確了種業的地位,把種業作為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的核心產業。第二是首次明確了企業是產業的主體也是商業化育種的主體。第三是首次明確了種業的科研分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佟屏亞研究員則為落實《國務院加快現代種業發展意見》給出了中肯建議,包括:常設“發展現代種業辦公室”(或委員會) ,堅定地把應用型常規育種(以及種質資源)從科研機構中分離出去,創建公益性種質資源共享機制和利用平臺,發展基層科研院所等。
主題專場二由企業代表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馬德華總經理、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張寶璽副所長主持,多位企業代表做了精彩發言,探討了做大做強種業的途徑和模式。其中,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孫德嶺副院長以“科研單位改制的思考”為題,以天津科潤種業為例,就轉企過程分享了寶貴經驗;先鋒中國公司事務經理張孟玉從國際蔬菜種子行業展望的角度切入,就我國蔬菜種業發展趨勢提出了個人的見解和建議。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付海朋副所長圍繞“新品種推廣銷售策略應對”,分享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先鋒中國公司事務經理張孟玉、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正河、華奧物種總裁謝韜、艾格農業黃德鈞總經理、中蔬園藝良種研究開發中心總經理劉偉等嘉賓,就種業公司的戰略兼并思路、資本引入與運用、企業運營及投資發展做出了指導性發言。其中,艾格農業總經理黃德鈞強調,蔬菜種業是民營企業的樂園,并指出資本引入要在四個方面幫助蔬菜種子企業的成長:一是品牌拓展方面,幫助品牌的推廣和收購;二是多品種的擴展能力;三是與大型企業聯合研發,四是整合能力。此外,嘉賓還回答了參會代表的提問,現場討論氣氛異常活躍。各位嘉賓的觀點碰撞,使參會代表提高了對種業新政的認識,開拓了思路,實現了企業管理運營經驗的共享,為如何做大做強中國蔬菜種業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作者:曉輝來源中國商報網)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