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的曾國藩,一介書生,在不受滿清政府授權的狀況下,銜命在家鄉組建湘軍,屢敗屢戰,平定太平天國的故事,提供給現代企業經理人一個最佳的典范。
在全球最大的彩色電視集團TCL公司的總裁李東生的辦公室里,有一本歷史人物的家書,被49歲的李東生,每天讀到連書本的邊邊角角都翹了起來,里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親手筆記。
到底是誰的家書與傳記,可以讓李東生愛不釋手,悟出企業做大做強的管理哲學?
答案是,清末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統領曾國藩(1811-1872年)。
曾氏管理錦囊風靡兩岸
李東生在媒體采訪時,經常表示TCL企業文化,就是師法湘軍治軍理念“扎硬營,打死仗”。李東生效法曾國藩,在TCL內部建立起號令嚴明、營壘堅固和破釜沉舟的拚搏精神。
曾國藩治軍嚴謹,嚴以律己的態度,成為后世許多人研究借鏡的對象。就連毛澤東都曾稱贊,“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曾國藩)”。
當西方管理理論成為全球企管界的主流之際,近幾年來,華人社會也逐漸掀起老祖宗的經典史籍,萃取出適合東方文化的管理哲學。
向古人學管理,正成為一種新流行。“在眾多的中國歷史人物中,曾國藩是被研究最多的人,”前臺南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表示,走進上海市內門庭若市的上海書城,在眾多的管理書籍里,數百種與曾國藩有關的管理書籍,占滿整面的書柜。
曾仕強退休后,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大陸,到企業演講中國式管理哲學。去年山東電視臺,還連續5個月播出他的演講內容。
不只大陸有許多曾國藩迷,臺灣企業界也有不少人為曾國藩著迷。
例如:光寶董事長宋恭源與總經理滕光中、臺積電副總執行長曾繁城、建華金控執行長盧正昕、以及聲寶董事長陳盛泉及惠普企業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賴昭輝等人。
4年前,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親自掏腰包買了百余本曾國藩成大事的九九個方略,送給集團內處長級以上的主管,學習曾國藩如何成就大事。
文官沙場智慧啟迪企業
為何曾國藩的著作,可以吸引毛澤東以及梁啟超、曾繁城、盧正昕等人的鉆研閱讀,并從中萃取出管理的知識?
曾國藩的一生,其實充滿了許多挫折。
參加7次科舉才中進士;當官后差點被皇帝砍了腦袋;太平天國時,每次親自率軍都吞下敗仗。他甚至投江自殺了好幾次。
這樣一個人,為什么讓這么多后人佩服?又能提煉出什么現代管理智慧?
“曾國藩就是教人如何在逆境中建立團隊,成就事業,”長期研究中國管理哲學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兼案例中心主任何志毅指出,曾國藩在不被老板(滿清皇帝)信任的窘境下,銜命組建湘軍,處處受到朝廷的箝制,卻又能打敗太平天國,創造同治中興大局。
回顧曾國藩的歷史,可以發現到他是一個生活嚴謹的人。身為湘軍統領,曾國藩給自己訂定了日課12則,每天規律地早起、看書、寫字且夜不出戶。他以嚴格的身教,來教化自己的團隊。
萃取自150年前的7堂課
曾國藩出生于湖南的地主家庭,身為長子長孫的他,從小被父親曾麟書積極栽培,6歲就進入私塾念書。
曾國藩28歲考上進士,10年內從翰林院的小吏,一路平步青云,連升10級,躋身二品官位。
但曾國藩并非一路官運亨通。在咸豐元年(1851年),志得意滿的他上書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疏,諫諷咸豐皇帝處理政事流于瑣碎、文飾與驕矜之風,皇帝氣到把奏章甩到地上,曾國藩差一點被殺頭。
隔年,曾國藩母喪返鄉,從此又步入了10多年漫長的沉潛期。
就在曾國藩差點被砍頭的那年,接連幾次科舉落榜的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不到一年的時間,太平天國部隊,勢如破竹地攻陷廣西與湖南長沙、岳州,一時間烽煙四起。
當時正在湖南老家丁憂服喪的曾國藩,奉命在湖南辦地方團練,抵御太平天國的攻勢。
隔年5月,曾國藩帶領著17000多人的湘軍出征,結果首戰就失敗,最自豪的水軍差一點全軍覆沒,曾國藩一度羞愧地投江自殺,被部屬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