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南北學苑 ,作者楊光麟
種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法則得到充分體現,中小種企在國內外大型種子企業競爭的狹縫中艱難求生存,境情越來越惡劣,中小種企如何在這狹逢中絕處逢生,突圍出來,生存下去,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種業的發展變遷規律,審時度勢,找準病癥,開好藥方,順勢而為,才能生存發展。
一)中小種企的優勢
1)中小種企在發展方向上船小好調頭,有更好的靈活性,負擔小,跑得快。
2)在種質資源和科研育種方面有地方區域特色,有方向性、自主性、可預見性。
3)運營成本投入相對較低,風險小,便于管控。
4)員工管理人性化,財務收支靈活、方便、快捷、多樣。五是員工“身段”低,不會高高在上,可以做到一身兼多職,多面手,能彎下腰來好好做事。五是管理決策上快、準,適用。
二)中小種企的短板
1)缺種質資源,科研育種種質資源狹窄,匱乏,單一,品種品牌影響力不足。
2)缺中高端管理科研生產營銷人才,企業招人難,待遇相對較低,留不住人,能與公司同甘共苦,一起成長的人才難得,導致生產經營技術力量溥弱,科研育種和市場營銷推廣人員嚴重不足。
3)缺市場,品種市場占有率低、影響力小。
4)管理機制不健全,行政和生產經營管理混亂,服務不到位,制種虧損問題經常發生,種子生產虧損嚴重,品種推廣不到位,上量困難。
5)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短缺,抗風險能力弱。
三)中小種企生存突圍
1)科研育種:在科研育種上要有開闊的視野和胸懷,與有識之士加強種質資源的合作交流研究利用,實現優勢互補,有爭對性地研究利用有特色的種質資源,發揮區域性、爭對性強的特點,在特色上下功夫,根據市場需求研究選育有特色的能滿足區域地里、環境、氣候、種植條件的品種,在特色上做好做強。
2)行政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加強技術培訓,做到人盡其才,創造價值,充分體現員工自身價值的存在,提高資薪待遇水平,讓人才招得來、留得住;在財務管理上,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以客戶方便為中心,靈活多樣,方便、安全、快捷為前提開展工作。
3)經營管理:在市場營銷推廣上,要時刻掌握市場信息、進行市場預測、根據市場動態、市場供求、營銷環境制定適宜的營銷方案,并根據市場動態時時進行調整;營銷人員要能沉下去,放低資態,到農業生產第一線,了解情況,根據區域特點,選擇適銷對路品種,把點布到鄉村,做到品種能種即推,點多面廣,聚小勝而成大勝;要注重增強市場活力和營銷能力的提升,增加營銷投入,激活第一線種子零售商的潛能,支持他們辦好鄉村級品種推介現場會,公司應把主要技術骨干和精力放在營銷上,以銷促產。
4)種子生產管理:中小種企最大的虧損點就在種子生產環節上,公司生存發展最大的風險就是種子生產風險,虧損賠付的主點也是種子生產環節,就其原因:
A. 是種子生產技術力量相對較弱,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技術管理不規范,不按種子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管理;
B. 是制種區域不適宜該品種生產而盲目組織生產;
C. 是播期不當、花期不遇;
D. 是隔離不好或去雄不及時干凈徹底,質量不達標;
E. 是天旱雨澇等自然災害而造成減產或絕收等因素造成,因此,為避免制種虧損,一是要加強技術培訓,減少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虧損;二是要防患于未然,要有防范常規自己然災害的能力和預案;三是在制種地的選擇上要科學合理訟證,有的放失,做到心中有數,制種方案要科學合理明確而便于操作,最大限度降低種子生產成本,防范降低制種虧損風險。
5)質量管理:我們必須要能保證種子質量,在種子質量控制上舍得投入,與國內外大種子公司看齊,從制種地的選擇、土壤條件、隔離條件、排灌條件、播期安排、播種方式、管理方案、去雜去雄、收獲烘烤脫粒、精選加工包裝各個環節進行監控,臺賬明細無誤。
我們只有發揮優勢、做出特色,提高質量,管控種子生產經營成本,降低賠償虧損風險,增加營銷投入,制定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