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資行業混跡多年,在與經銷商的接觸當中,經常會聽到經銷商罵某個廠家的某個業務人員。罵“某廠家”不講信譽,罵“某某某”不是東西,諸如此類的。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經銷商為什么罵業務人員?
一、業務人員的原因
1.業務人員對公司相關(優惠)政策理解有偏差,造成經銷商損失、優惠政策無法兌現(主觀過失)。
2.業務人員解讀公司相關政策避重就輕,只說好處,沒有明確風險,誘導經銷商進貨或投入,后期無法兌現,造成經銷商損失(主觀故意)。
3.業務人員為了達成合作,信口開河、胡亂承諾。
4.業務人員人品不端正。有的甚至出現,借經銷商錢款不還的情況。
5.業務人員太懶。到一個縣市,除了和經銷商見面“扯淡”,然后大部分時間都在賓館。
6.業務人員頻繁汰換經銷商。使經銷商之前在市場的辛苦付出,付諸東流。
7.虛假宣傳,品種太差、產品太爛,給經銷商造成損失。
8.公司老板或領導不講信用,業務人員“背鍋”。
二、經銷商的原因
1.口頭承諾很輕松,若不打款一場空;品種交由他人做,惹來一片怨罵聲!
很多經銷商,看到品種后,胸脯拍的“啪啪響”,這品種我做了。但是,就是不打定金或者預付款。如果,后續業務人員找了其他人來做了,經銷商一般“輕則怨你、重則罵你”。
經銷商會說:“我很早都給你說好了,你怎么這么不講信用?”
眾所周知,大部分的品種在各個縣市,都是實行的獨家代理,如果業務人員對于經銷商的空頭承諾“死等”,最終的結果大多是被“放鴿子”,市場空白。如果經銷商承諾而最后沒有做,難不成業務人員會搬個小板凳坐你家店門口不走嗎?我想也不會。
2.沒有打款,就讓找車就讓發貨。
業務人員,如果沒有提前安排,就會被經銷商抱怨、指責。再說,很多業務人員也沒有這么大權力,就是有心安排發貨,公司財務、公司老板還有公司倉庫也不能同意啊。
3.打款不慌不忙,催貨火急火燎。
在沒打款之前,一點兒也不著急;一旦打過款了,那就得今天明天收到,也不考慮物流的時效性,公司倉庫是不是有其它的事情。
4.“因愛生恨”。
有一部分經銷商,對公司或業務人員的怨恨,是因為公司的品種自己沒做成,或者是被汰換掉。
經銷商被汰換掉,除了罵公司“無情”、“不講信用”之外,是不是也要考慮下自身的原因?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一方面,業務人員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另一方面,經銷商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合作共贏!
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無奈!
(作者:毛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