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麻田亞洲玉米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535
 

    學名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 鱗翅目,螟蛾科。俗名蛀心蟲、蛀稈蟲。分布在我國麻產區。

    寄主 紅麻、長果種黃麻、大麻等多種作物。

    為害特點 幼蟲從紅麻莖的上部蛀入,蛀孔外堆有污黃色蟲糞4受害株易斷頭或被風吹折,有時也蛀葉柄,致葉片萎垂。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0一13mm,翅展24?35mm,黃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鮮黃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條紋及一褐色波紋,外側有黃色鋸齒狀線,向外有黃色鋸齒狀斑,再外有黃褐色斑。雄蛾略小,翅色稍深;頭、胸、前翅黃褐色,胸部背面淡黃褐色;前翅內橫線暗褐色,波紋狀,內側黃褐色,基部褐色;外橫線暗褐色,鋸齒狀,外側黃褐色,再向外有褐色帶與外緣平行;內橫線與外橫線

之間褐色;緣毛內側褐色,外側白色;后翅淡褐色,中央有一條淺色寬帶,近外緣有黃褐色帶,緣毛內半淡褐色,外半白色。卵長約lmm,扁橢圓形,魚鱗狀排列成卵塊,初產乳白色,半透明,后轉黃色,表具網紋,有光澤。幼蟲體長約25mm,頭和前胸背板深褐色,體背為淡灰褐色、淡紅色或黃色等,第1?8腹節各節有兩列毛瘤,前列4個以中間2個較大,圓形,后列2個。蛹長14一15mm,黃褐至紅褐色,1?7腹節腹面具刺毛兩列,臀棘顯著,黑褐色。

    生活習性 長江流域麻區年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玉米、高粱等寄主秸稈內越冬。初孵幼蟲先在卵塊處取食卵殼,1小時后開始爬行或吐絲下垂,隨風飄散,1個卵塊上的幼蟲可擴至l0至數十株,先取食幼嫩組織,2齡后蛀入麻的嫩莖為害。

    防治方法 (1)在清明以前及時處理掉玉米、高粱等作物秸稈,減少越冬幼蟲羽化和產卵。(2)利用亞洲玉米螟喜歡在蕉藕上產卵的習性,在麻田四周或附近種植蕉藕誘殺該蟲。(3)加強玉米田螟蟲的防治,對四周的玉米田每667m2用50%對硫磷乳油500mL,加水10l稀釋后,拌入25k8過篩的煤渣顆粒,即制成1%的對硫磷乳油顆粒劑。于玉米心葉未期,適時施入玉米心葉叢4?5個葉內,多株用顆粒劑1.5?2g。也可用辛硫磷顆粒劑250g,拌煤渣3?4kg;還可用Bt乳劑150mI拌15kg細土制成顆粒劑,撒在玉米心葉喇叭口中。(4)熏蒸法 每667m2用80%敵敵畏乳油125ml,浸泡玉米秸稈50根,于成蟲盛發期均勻地插在麻田內,熏殺成蟲,可減少產卵。(5)必要時在玉米螟孵化盛期,每667m2用5%的銳勁特懸浮劑30一35mL或20%氰戊菊酪乳油40ml,對水50L噴霧。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