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Anomis flava Fabricius 鱗翅目,夜蛾科。別名紅麻小造橋蟲、棉夜蛾。俗名拱拱蟲、量尺蟲等。分布全國各麻區,是紅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 為害特點 低齡幼蟲咬食葉肉,殘留表皮,3?4齡后咬食葉片,現不規則孔洞或缺刻,老熟幼蟲暴食麻葉,每只幼蟲24小時內常食麻葉4?5片,殘留主脈或葉柄,嚴重影響麻纖維質量和產量,麻田常年蟲口在20萬條左右,受害重的667m2 損失原麻百kg。 | |
|
|
形態特征 見棉花害蟲??棉小造橋蟲。 生活習性 黃河流域年生3?4代,長江流域4?5代,湖南、浙江麻區年生5代,以蛹在冬葵、棉花、木槿等枯葉或苞葉間越冬。湖南麻區5月中旬成蟲出現,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二代幼蟲為害嚴重,浙江較湖南推遲1個月,于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蟲為害重。卵多產在麻株中部葉背,下位葉較少,上位葉很少,每葉多產1卵,個別2個,幼蟲老熟后先吐絲后化蛹把麻葉的一角綴成苞,有的吐絲把相 |
|
鄰兩葉疊合化蛹在其內,成蟲多于22時羽化,日均溫26℃,相對濕度92%,利于卵孵化,16時最多。麻株生長嫩綠或密度大的蟲口密度大。7、8月間雨日多、濕度大利其發生。天敵有黃繭蜂、赤眼卵蜂、馬蜂、草間小黑蛛及菌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