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粱(認)2011002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品種來源:不育系872A×恢復系53036R。不育系872A由保持系Tx623B和糯高粱雁北農家種雜交,經多代選系穩定后,用A1細胞質轉育而成;恢復系53036R是恢復系L2R和吉8雜交后代的選系。試驗名稱“晉中802”。
特征特性:生育期137天,和對照品種晉雜12號相當。生長勢強,幼苗綠色,根系健壯、發達,成株株高192.4厘米,葉片綠色,葉脈白色,穗長29.5厘米,穗紡錘形,穗碼中緊,穎殼紅色、卵圓形,穗粒重105.9克,千粒重30.1克,籽粒紅色、扁圓形,粒質粉質。抗旱性、耐瘠薄性較強,高抗高粱絲黑穗病。
品質分析: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粗蛋白(干基)11.07%,粗脂肪(干基)3.75%,粗淀粉73.02%,單寧1.24%。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87.0千克,比對照晉雜12號(下同)增產7.9%,試驗點11個,增產點10個,增產點率90.9%。其中2009年平均畝產535.8千克,比對照增產5.9%;2010年平均畝產638.3千克,比對照增產9.6%。
栽培要點:不宜連作,應與大豆、玉米、小麥等輪作倒茬。秋季耕翻,耕深20-25厘米。耕后要及時進行耙地、鎮壓。播種前應灌足底墑水,底肥每畝施復合肥50千克。適宜播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深度3.0厘米左右,畝播種量1.5-2.0千克。畝留苗7000-7500株。一般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拔節期中耕鋤草,拔節至抽穗期,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7-8月份及時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熏蒸,噴霧注意應將藥液噴灑在葉子背面。適時收獲。
適宜區域: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