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谷2011002號
品種名稱:赤雜谷5號
申請單位:赤峰科凱雜交谷子科技開發實驗站
選育單位:赤峰科凱雜交谷子科技開發實驗站
品種來源:以不育系科A3為母本,恢復系R65-2為父本雜交的抗除草劑F1雜交種。母本是以來自原張家口壩下農科所高度雄性不育系“黃希”為材料經雜交、回交轉育,在后代中選出優良單株,自交三代而成;父本是從雜交組合R786×SR3522中選擇抗除草劑的優良株系,經五個世代系選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幼苗綠色,葉鞘綠色。
植株:株型半緊湊,株高133cm。
果穗:長筒形,短刺毛,松緊適中,穗長29.9cm。
籽粒:圓形,黃谷黃米,千粒重2.9g。
品質:2010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哈爾濱)測定,粗蛋白11.38%,粗脂肪3.8%,粗淀粉61.51%,支鏈淀粉(占淀粉)68.30%,膠稠度131.0mm,糊化溫度3.7級。
抗性:2010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植物保護室人工接種抗性鑒定,中抗偏重谷銹病(2+),抗黑穗病(病株率8.8%),抗白發病(病莖率9.6%)。
試驗情況:
2009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60.0kg,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29.0%。
2010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0.9kg,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14.7%。
2010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0.2kg,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18.3%。
平均生育期112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1.2-1.8萬株。
注意事項:銹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適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