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定編號 蘇鑒大麥201101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蘇B0608”,由揚州大學農學院以揚農啤2號/蘇農16,于2006年育成,屬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麥品種。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大麥產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7-2009年度參加江蘇省鑒定試驗,兩年平均畝產435.9公斤,比對照單二大麥增產16.7%,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9-2010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6.2公斤,較對照增產17.8%。
幼苗半匍匐,苗期葉色深綠,葉片較長,幼苗分蘗力中等偏上,抗寒性與對照相當。株型緊湊,耐肥抗倒性較好。成穗率較高,穗層整齊度較好,穗型中等,熟相較好。兩年鑒定試驗平均:株高89厘米,畝有效穗數53萬,每穗實粒數22.7粒,千粒重44.3克。生育期199天,成熟期與對照相當。經揚州大學農學院大田自然毒土鑒定,高抗大麥黃花葉病。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淮北地區以10月25日至11月初播種為宜;淮南地區以10月底至11月10日播種為宜。
2、合理密植。每畝基本苗控制在15萬左右。
3、肥水管理。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畝施純氮18公斤左右,基肥、苗肥、拔節孕穗肥比例以7:2 :1為宜,以降低大麥籽粒蛋白質含量。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苗期注意除草,后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蚜蟲等病蟲。
5、適時收獲。在臘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適時收獲,曬干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