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薯2010003
品種名稱:中薯16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種來源:W738/S477
特征特性:中晚熟炸條專用品種,生育期83天左右。株高60厘米,莖綠帶褐色,葉綠色,花冠粉紅色。塊莖長橢圓形,淺黃皮白肉,麻皮,芽眼淺。區試單株主莖數3個,結薯數量適中,薯塊大而整齊,商品薯率75%。經人工接種鑒定:植株感馬鈴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高感晚疫病。塊莖品質:淀粉含量13.1%,干物質含量24.1%,還原糖含量0.07%,粗蛋白含量2.54%,維生素C含量10.2毫克/100克鮮薯,油炸色澤淺。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中晚熟東北組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塊莖畝產1338.0千克,比對照大西洋增產6.5%。2009年生產試驗,畝產1431.0千克,比對照大西洋增產2.0%。
栽培技術要點:1.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10厘米土層穩定通過8℃)播種,播前一個月出窖,催芽、切塊、曬種。2.每畝種植密度3500~4000株,宜采用大壟種植。3.按當地生產水平適當增施有機肥,合理增施化肥。4.生育期間及時中耕培土,及時灌溉。5.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及時嚴格防治晚疫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馬鈴薯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屬中晚熟炸條品種,適宜在黑龍江中部和南部、吉林東部、內蒙古東部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