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晉薯24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杜珍 齊海英 白小東 杜培兵 楊春 張永福 范向斌
品種來源:004-5×G13
特征特性:鮮食,淀粉。晚熟品種,生育期115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勢強。株高90厘米,莖紫帶綠色,葉深綠色,花冠藍色、有外重瓣,天然結實中等。薯橢圓形,黃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較淺,商品薯率85%,抗旱性強。干物質24.4%,淀粉18.0%,蛋白質2.18%,維生素C含量22.4毫克/100克,還原糖0.6%。高感晚疫病,抗馬鈴薯Y病毒,中抗馬鈴薯X病毒病,抗旱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2064.5千克,比對照晉薯16號增產23.8%;第2生長周期畝產2022.9千克,比對照晉薯16號增產16.4%。
栽培技術要點:1.播前20天種薯出窖,剔除病、爛薯后,在16℃~20℃的散射光條件下催成短壯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及時播種,利用地膜覆蓋可適時早播。2.平播早培栽培,保出苗、早發育。3.畝種植密度生3000~3500株。4.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現蕾期結合澆水追施氮肥10~20千克。5.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在封壟前完成,使覆土厚度達到20厘米。6.結薯期間適時澆水,調節土溫。7.生長期間注意防治晚疫病。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或連續陰雨天氣應及時噴藥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馬鈴薯一季作區種植。
注意事項:結薯期土壤溫度持續高溫有“竄箭”現象。適時早播;起壟栽培,促進早出苗、早發育;早中耕培土,使覆土厚度達到20厘米;追施氮肥不宜過晚或過量;結薯期間適時澆水,調節土溫,高溫天氣澆水應在早晨或晚上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