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同薯20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Ⅱ-14×NS78-7
特征特性:鮮食中晚熟種。出苗到成熟100~110天。株型直立,株高70~95厘米左右,莖稈粗壯,分枝多,單株主莖數2.3個。葉色深綠,枝葉繁茂。花冠白色,天然結實性中等。塊莖圓形,黃皮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淺中等,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4.7個。生長勢強,抗旱耐瘠。塊莖膨大快,商品薯率60.8%~73%。干物質24.0%,淀粉16.7%,蛋白質1.9%,維生素C含量18.4毫克/100克,還原糖0.5%。中抗晚疫病,中抗PVX和PVY病毒病,耐貯藏。第1生長周期畝產1492.4千克,比對照紫花白增產13.6%;第2生長周期畝產1646.5千克,比對照紫花白增產10.6%。
栽培技術要點:1.為中晚熟種,出苗到成熟110天左右,一季作區在5月上、中旬播種為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2.播前催芽,畝種植密度3500~4000株。3.施足底肥,最好集中窩施,配合一定數量磷鉀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4.加強田間管理,前期以促為主,適時追肥,有灌溉條件時注意膨大期均勻灌溉,避免和減少空心,深中耕分次培土。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及東部和北部、陜西北部、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青海中晚熟一季作區種植。
注意事項:膨大期降雨、灌溉不均,容易出現空心現象。加強田間管理,根據馬鈴薯的需水規律和降水情況,及時澆水,保證植株生長的水分供應,增加微量元素,避免和減少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