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蕎麥(認)2009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高原苦蕎中系選而成。試驗名稱“苦蕎05-43”。
特征特性:幼莖淡紅色,生長整齊,長勢中等,株高96.2cm,株型緊湊,主莖14.5節,莖粗、抗倒性較好,花黃綠色,一級分枝5.4個,單株粒重4.1g,籽粒灰褐色,長型,千粒重20.2g,生育期84天左右,比對照廣靈苦蕎早熟,綜合抗性較好。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苦蕎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62.9kg,比對照廣靈苦蕎平均增產24.0%,試驗點10個,9點增產,增產點率90%。其中2007年平均畝產166.0kg,比對照廣靈苦蕎增產31.2%;2008年平均畝產136.3kg,比對照廣靈苦蕎增產24.0%。
栽培要點:晉北地區5月下旬~6月上旬播種,每畝留苗4~6萬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適時中耕,以苗期(苗高5~6 cm)和開花封壟前為宜;及時收獲,70%的籽粒成熟即可收獲,收獲時間應選在早晨和上午,以免嚴重脫粒。
適宜區域:山西省苦蕎中早熟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