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 寧審蕎2009003
品種來源 云南省昭通市農科所從昭通地方品種青皮蕎中系統選育而成。2006年寧夏種子管理站引入我區。
特征特性 幼苗生長旺盛,葉色淺綠,葉心形,花淺綠色,株高80.6-142.3cm,株型緊湊,主莖節18.6個,主莖分枝4.5個,株粒數76.6粒,株粒重3.2g,籽粒長棱形,粒灰白色有腹溝,千粒重23.9g。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楊凌)檢測:水分10.97%,粗蛋白13.50%,粗脂肪2.62%,粗淀粉61.07%,總黃酮2.61%。
苦蕎(韃靼蕎麥),生育期86-107天,中熟品種。抗旱,抗倒伏,田間生長勢強,生長整齊,結實集中,落粒性中等。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南山區干旱、半干旱地區蕎麥主產區種植。
2006年寧南山區蕎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4.78kg,2007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9.55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3.09%;2008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8.31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6.76%;三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5.97kg,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7.59%。
栽培技術要點 (1)整地:實行輪作,冬前11月中下旬耕翻一次,耕深20cm,翌年播種前施農家肥1000kg/畝,隨后淺耕平墑。(2)播種:播種前選晴天曬種1-2天,播種量4kg/畝,播期4月下旬到5月上旬。(3)田間管理:在幼苗5-10cm時進行中耕,除去雜草,開花期根外追肥,可選擇睛天下午進行,一般以5-6kg/畝尿素加0.23-0.33kg/畝磷酸二氫鉀為宜。(4)收獲與貯藏:苦蕎籽粒成熟時間不一致,籽粒2/3成熟,呈現本品種固有顏色即可進行收獲。苦蕎收獲后,及時脫粒晾曬,曬至籽粒含水量在14%以下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