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白燕34
申 請 者: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草業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白燕34是2010年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以外引資源V7為母本,耐鹽型野燕麥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雜交組合編號為201020,后經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裸燕麥,春性。出苗到成熟92天左右。幼苗直立,葉片綠色,平均株高126.5厘米。周散型穗,無芒,穗長26.3厘米,小穗串鈴型,小穗數90.4個,穗粒數185.5粒,穗粒重1.37克。籽粒卵圓形,黃色,千粒重24.5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7.0%,粗脂肪含量6.3%,粗淀粉含量61.1%。田間自然發病調查,未見病害發生。
產量表現:2023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311.1公斤,比對照品種白燕2號增產6.1%;2024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334.6公斤,比對照品種白燕2號增產4.7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322.9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5.44%。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2376.7 公斤/公頃,比對照品種白燕2號增產11.49%。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
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250萬~350萬株。
3、施肥:種肥每公頃施用復合肥(N、P2O5、K2O各15%)250公斤,結合三葉水,每公頃追施尿素75公斤。
4、灌水:播種時土壤墑情不好,需灌保苗水;三葉期、五葉期和抽穗期根據降雨情況適時調整灌水次數。
5、田間管理:及時防除雜草,適時收獲。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吉林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指南-燕麥》,通過認定。適宜吉林省西部具備水澆條件、中等以上肥力地區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