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慶渝薯6號
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來源:QJ15-14-4集團雜交
申 請 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
育 種 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
育 種 人:鐘巍然、趙騰飛、王衛強、傅玉凡、馬強、曾令江、任自明、楊春賢、張玲、廖志華
特征特性:紅黃肉食用型品種,頂葉心型,頂葉綠色,葉脈紅色,脈基紅色,葉柄綠色,藤蔓綠色,藤部茸毛多,植株匍匐型,薯型長紡錘型,薯皮紅色,薯肉橘紅色,薯條塊溝淺。最長蔓長169.5 cm,單株基部分枝數5.1個,莖粗6.2mm,單株結薯數5.0個,中薯率55.94%,塊根干物質含量23.03%,淀粉含量13.67%,胡蘿卜素含量5.81mg/100g,可溶糖含量38.78%,熟食評分74.41,優于對照,抗根腐病,感黑斑病,感莖線蟲病,高感根蔓割病,高感薯瘟病。
產量表現: 2020~2021年重慶市兩年區試平均鮮薯產量2490.62kg/667m2,比對照寧紫薯1號增產68.77%;薯干產量570.59kg/667m2,比對照寧紫薯1號增產49.38%;淀粉產量338.04kg/667m2,比對照寧紫薯1號增產41.75%。
栽培要點: 3月上旬地膜覆蓋育苗,雙膜覆蓋育苗適當提早,保證床內溫度15℃以上,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套作地密度3000~3500株/667m2,凈作地4000~4500株/667m2;施復合肥50~70kg/667m2(N:P2O5:K2O=15:15:15),集中溝施后起壟栽培;栽插后30天內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不打尖,不提藤,不翻藤;收獲時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注意防治黑斑病、蔓割病、薯瘟病。
適宜在重慶地區甘薯生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