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成苦2號
申請者:成都大學
育種者:成都大學
品種來源:‘川蕎3號’EMS誘變后,在后代材料挑選突變體中的優異單株后逐步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苦蕎,幼苗出苗整齊、健壯,株型緊湊,株高107~133厘米,主莖17~21節,分枝數5~8個,莖稈綠色。葉片戟形,中等大小,綠色。花色淡綠、無香味,花序柄短。結實率高,結籽集中,籽粒灰褐色、三角形、長度較短,千粒重17~20克。生育期86~96天左右,為中熟。
品質:水分含量8.1%,粗蛋白含量12.3%,粗脂肪含量2.4%,黃酮(以蘆丁計)含量1.7%,粗淀粉含量51.3%。
抗性:2021、2022年,采用芽期接種和自然發病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中抗立枯病、抗褐斑病。
產量表現:2021~2022年多點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84.3千克/畝,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4.6%,增產試點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①播種:條播,行距30~35厘米,覆土后播種深度2~3厘米。②田間管理:中等肥力土壤一般施用復合肥25~35公斤/畝。首次澆水需澆透土地,但是不宜引起土壤板結。在第3~4片真葉后除草,間苗。根據蕎麥長勢,可追肥5~7千克/畝氮肥(尿素)。③采收:當80%以上籽粒變為灰褐色時采收,水分低于13%時保存。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省涼山州蕎麥種植區域。季節播期要求: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播種。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該品種耐澇性一般。建議易積水區播種時開溝,防止積水引起澇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