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稱:猴頭菇
品種名稱:浙林猴2號
選育單位: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常山縣豪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選育人:魏海龍、胡傳久、程俊文、李云濤、陸娜
品種來源:以‘常山猴頭99號’菌株為親本材料,經亞硝基胍化學誘變、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度品比試驗,平均產量560克/袋(干料550克),比對照‘常山猴頭99號’增產5.5%。2019-2020年度平均產量564克/袋(干料550克),比對照增產3.9%。兩年度平均562克/袋,比對照增產4.7%。
主要特征特性:菌絲生長溫度6-30℃,適宜溫度22-25℃左右,子實體生長溫度10-25℃,最適16-20℃。子實體肉質,無分枝,頭狀或倒卵形,商品菇直徑8.3-11.5厘米,無柄,菌刺下垂,長0.5-1.5厘米。品質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子實體總糖33.3%,粗多糖4.82%,粗纖維2.6%,粗脂肪3.8克/100克,粗蛋白15.2%。
栽培技術要點:自然條件下,9月中旬制袋,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出菇。出菇期溫度高于24℃時,做好降溫措施,溫度低于10℃時,要加強保溫。
認定意見:該品種粗多糖、粗纖維含量較高,豐產性好,商品性佳,適宜浙江省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