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育種者:王波 賈定洪
品種來源:5D12×RY171
特征特性:本品種為工廠化栽培品種,隸屬于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膨瑚菌科、小火焰菌屬金針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白色品系。子實體菌蓋白色、球形、邊緣內卷、不易開傘,菌蓋直徑0.49~0.77厘米,菌蓋高度0.34 厘米~0.53厘米;菌柄白色,中等粗壯、菌柄基部無絨毛、粘連中等,菌柄長度15.3厘米~16.5厘米,直徑0.21厘米~0.33厘米。菌絲體生長溫度范圍4℃~30℃,最適生長溫度25℃,子實體生長溫度范圍5℃~18℃,最適生長溫度5℃~15℃;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照,子實體形成和生長發育光照強度5~20勒克斯,菌絲體生長培養基含水量范圍65~70%,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95~98%;CO2濃度0.6%~2.3%,適宜pH值6~7;從接種到采收時間51天。
品質:干子實體中蛋白質含量為15.1%,脂肪含量為1.4%,氨基酸總量為12.5%。
抗性:多地兩年品種比較和大面積生產試驗示范,沒有發生病蟲害危害。
產量表現:2個生產周期多點試驗綜合結果表明:W5菌株平均產量為0.5公斤/瓶,生物學效率為142.9%,較對照品種T022增產5.3%。
栽培技術要點::①栽培方式為熟料栽培,適宜工廠化瓶栽。②栽培主料為玉米芯、棉籽殼,輔料為米糠、麩皮等。③出菇期間溫度控制在5~15℃,空氣相對濕度95%~98%,光照強度5~20勒克斯,環境CO2濃度0.6~2.3%。④子實體生長期間,需在子實體上套塑料片,固定子實體生長。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能人工控制溫度、濕度、光照和CO2濃度的設施內栽培。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品種缺陷:母種易產生粉孢子。防范措施:①培養溫度控制在17~18℃;②培養時間為5~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