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四川農業大學
育種者:辜運富 向泉桔 陳強 趙珂
品種來源:廣香2044×新808
特征特性: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傘菇目( Agaricaceae) ,蘑菇科( Lepiotaceae) ,香菇屬( Lentinus),香菇(Lentinus edodes)。孢子無色,表面光滑,圓柱或卵圓形,孢子印白色;菌絲體白色絨毛狀,粗細均勻,有鎖狀聯合;子實體單生,朵型圓整,扁半球形,菌蓋淺褐色至深褐色,中間深邊緣淺,直徑為3.5~6.0厘米,有纖毛狀鱗片,呈不規則分布。肉質厚,組織致密,白色,厚度在1.2~2.2厘米。菌褶直生,白色,不等長。菌柄直生,長2.0~4.0厘米,粗1.0~2.0厘米,上粗下細,實心纖維質,白色至淺褐色;生育期為115天左右;生物轉化率60%~65%。
品質:子實體鮮品多糖含量1.97%,比親本廣香2044和新808分別高7.1%和10.1%。
抗性:菌絲生長旺,抗病抗雜能力強;子實體生長階段未發現任何病害侵擾。
產量表現:3年多點平均產量為207.7克/袋,較親本對照高9.8%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①栽培配方:粗木屑81%,麩皮18%,石膏1%,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05%,料水比1:1.3;②菌袋制作:選擇15厘米×55厘米×0.05厘米聚乙烯塑料袋,100℃常壓滅菌12小時左右;③菌種培養:采用三點式打孔接種,套袋。接種后的菌棒移入培養室,“井”字形碼放,接種穴朝上,每堆10層,每層4袋,行間距50厘米,溫度20~23℃,空氣相對濕度60%~70%。隨菌絲生長脫外袋刺孔,據溫度調節堆高及間距;④轉色:當菌絲長滿瓶達到生理成熟后,脫袋,于黑暗條件下轉色,注意調控濕度,保持透氣;⑤出菇管理:溫度11~20℃,晝夜溫差7~10℃;濕度83%~95%,散射光線,通氣良好。菇蕾期控制適宜溫度和溫差,降低環境濕度,保證通氣和光照條件;⑥采收:六七分成熟時采收。內銷菇、鮮銷菇可適當推遲采收時間,即菇蓋呈銅鑼形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四川香菇栽培區域的春秋兩季(10月至來年5月)進行種植。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①主要缺陷:溫度超過25℃的高濕環境下子實體生長迅速、朵大、肉薄、柄細長、菌蓋易開傘,同時肉質比較粗糙,顏色略白,質量較差,溫度過高菌絲體易萎縮和產生綠霉。②預防措施:選擇適宜栽培季節,根據環境溫度和濕度,靈活調整水分和通風技術,合理調節溫度和濕度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