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豌豆
品種名稱:浙豌2號
申 請 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中豌6號×0015
特征特性:鮮籽粒型中早熟品種。畝產鮮莢約800公斤;半蔓生類型,株高60厘米左右,白花,硬莢,豆莢綠色,豆莢先端尖,豆莢彎曲程度弱,莢長8.2厘米,莢寬1.6 厘米,每莢含籽粒7粒,百粒鮮重54克;莢大粒大,嫩豆粒色澤綠、味甜質糯,耐貯運。鮮籽粒粗蛋白25.3%,鮮籽粒淀粉38.6%。抗白粉病,抗銹病,幼苗中等耐低溫,耐鹽能力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821 千克,比對照中豌6號增產27.9%;第2生長周期畝產837 千克,比對照中豌6號增產27.2%。
栽培技術要點:1.整地施肥:忌連作,選前一年未種過豆類作物的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田地。翻耕后,做成寬1.2米(連溝)的畦,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三元復合肥40千克。2.適時播種:浙江省一般在11月中下旬播種。可采用穴播,行距4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播2~3粒種子,畝用種量約4~5千克,播后覆土2厘米。3.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苗肥以液肥為主,出苗后,每畝追施有機肥1000千克或少量尿素。立春后結合中耕追肥1次,尿素10千克。進入結莢期畝施復合肥10千克,促進豆莢鼓粒。鼓粒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氫鉀加0.1%尿素進行葉面追施2~3次,提高鼓粒速度、達到優質高產。田塊干旱時,可溝灌或滴灌,保持土壤濕潤。4.病蟲害防治:潛葉蠅、斜紋葉蛾和蚜蟲是豌豆的主要害蟲,應在苗期和開花期抓好防治工作。根腐病和立枯病是土傳病害,防治方法是實行水旱輪作,切忌旱地連作,此外用多菌靈等藥劑在苗期防治。5.適時采摘:當豆粒已充分長大,為采收適期,根據市場需要及時分期分批采摘。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浙江、四川、云南、福建、廣西、安徽、江蘇、山東、湖南、湖北種植。
注意事項:1.在前作收獲后,立即清除田間雜草、殘株和落葉,減少蟲源。在開花結莢期注意防治豆稈黑潛蠅和豌豆潛葉蠅。2.對缺少農家肥的種植地應增施復合肥為底肥,尤其要保證足量磷鉀肥,能夠促進分枝、增強抗性。3.成熟期較早、初莢節位比較低,鮮莢適時采收期應及時采收,避免遇到雨季發生爛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