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谷子
品種名稱:長農39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郭二虎 范惠萍 王秀清 程麗萍 李瑜輝 郭紅亮 王麗霞 張艾英
品種來源:97F高66×晉谷21號
特征特性:春播中晚熟常規品種。山西長治地區生育期125天左右。幼苗葉鞘綠色,株高135.9厘米,穗長23.3厘米,單穗重19.2克,單穗粒重15.1克,出谷率78.8%,千粒重3.0克,穗呈紡錘形,穗碼松緊度中,剛毛短,白谷黃米。成穗率高,抗倒性強。粗蛋白12.72%,粗脂肪3.54%。中抗谷瘟病,抗谷銹病,高抗白發病,一般情況抗蟲害,蟲害發生嚴重的年份和地區,注意防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321.9千克,比對照長農35號增產9.56%;第2生長周期畝產323.8千克,比對照長農35號增產9.48%。
栽培技術要點:1.精細整地,合理施肥:秋施有機肥并深耕,春季結合播前整地畝施復合肥30~40千克,適宜的氮磷比是1:0.45~0.65。拔節后畝追肥10~15千克,播前多耙耢保墑。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春播適宜播期5月中旬,適宜種植密度每畝2.5~3萬株,地膜覆蓋種植可控制在每畝3~3.5萬株。3.田間管理: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采用藥劑拌種或購買包衣種子,拔節到抽穗期發現白發病、谷瘟病發生時及時采用藥劑噴霧防治。及時收獲,防止鳥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中南部、陜西延安、遼寧朝陽、甘肅東部中晚熟區春播。
注意事項:做好種子拌種處理,及時防治谷子鉆心蟲、白發病、谷瘟病及后期鳥害,慎用除草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