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石薯1號
申 請 者: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費烏瑞它莖尖脫毒愈傷組織培養發生的變異株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鮮食品種。早熟,從出苗到收獲67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66厘米左右,莖綠色帶褐色斑紋,主莖數1.6個,主莖粗壯、分枝較多,葉色為綠色,生長勢強。花繁茂性中等,花冠為淺紫色,無天然結實。薯形橢圓形,淺黃皮,淺黃肉,薯皮光滑,芽眼較淺。單株結薯塊數4.5個,結薯集中,塊莖大而整齊,平均單薯重144.2克,商品薯率86.4%。塊莖的食用品質好,蒸煮食味佳。干物質含量23.7%,淀粉含量14.2%,蛋白質含量2.6%,還原糖含量0.3%。抗晚疫病,抗PVX、PVY病毒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275.9千克,比對照早大白增產28.6%;第2生長周期畝產2564.9千克,比對照早大白增產25.7%。
栽培技術要點:1.盡早播種。河北二季作區,當地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7℃~8℃時即可播種,一般每年1月底2月初催芽,3月上中旬播種,6 月上中旬收獲;行距70厘米,株距22厘米左右,每畝播種4000~4500株,每畝用種量125~150千克。2.栽培要求選擇土壤疏松,不含鹽堿,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施足底肥少追肥,促早發棵。結合翻地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千克,播種時溝施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硫酸鉀25千克。3.河北二季作春季種植最好使用地膜,注意培土。播種后立即覆蓋地膜,以保墑提溫促早齊苗,出苗時將苗及時掏出膜外。晚霜過后揭膜,開始追肥、培土、澆水。底肥不足或沙土地結合第一次培土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現蕾后不再追施氮肥。封壟前第二次培土,掌握兩次培土高度20厘米左右。塊莖膨大期要半溝水勤澆。4.科學澆水。播種時保證足墑,否則影響出苗;苗期遇旱需澆小水,現蕾期開始澆大水,保證田間土壤濕潤。每次澆水不能漫過壟背,收獲前7天停水。當田間封壟時注意防止徒長,生長期間要防治蚜蟲和飛虱的危害,注意防治馬鈴薯早、晚疫病的發生。5.及時收獲。出苗65天后可以收獲,一般6月5號開始收獲,到6月20號前全部收完。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中南部二季作區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薯塊對光敏感,長時間見光薯皮容易變綠,薯塊要存放在避光透氣場所。播種期不能晚于3月15日,否則容易徒長,影響結薯和產量。出苗后要及時培土,種薯上總覆土厚度不少于 25厘米,防止出現露頭青。4月中旬麥田防治蚜蟲時,馬鈴薯必須要防治蚜蟲。4月底5月初,低溫高濕時,預防晚疫病。5月中旬氣溫高于24℃時,預防早疫病和炭疽病。6月20日前全部收獲完畢,否則后期高溫多雨,收獲的商品薯不宜儲存。要合理安排茬口,切忌與茄科作物連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