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雪育2號
申 請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夏波蒂×畢昂達
特征特性:鮮食品種。中熟,從出苗到收獲77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帶紅色網紋,葉深綠色,花冠淡粉色,天然不易結實,匍匐莖短,薯塊長橢圓形,紅皮淡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平均株高48.6厘米,單株主莖數2.5個,單株結薯數為11.3塊,平均單薯重87克,商品薯率86.8%。干物質19.5%,淀粉12.7%,蛋白質1.98%,維生素C含量19.8毫克/100克,還原糖0.49%,蒸煮后入口沙軟。感晚疫病,高抗PLRV,中抗PVY,感PVX病毒病,感瘡痂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3583.7千克,比對照中薯3號增產8.7%;第2生長周期畝產2748.6千克,比對照中薯3號增產0.86%。
栽培技術要點:1.華北地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應用優質脫毒種薯,播前催芽。2.株行距根據當地栽培耕作習慣,每畝種植密度3000~3300株。壟作播深15厘米左右,覆土10厘米。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強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時灌排水,防止因肥水過多而徒長;及時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發棵和早結薯。4.生長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低溫霜凍。5.收獲前一個月停止施氮肥,收獲前15~20天停止灌水,以利收獲貯存。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春季播種。
注意事項:易感晚疫病,避免在晚疫病重發區種植;易感瘡痂病,避免在有瘡痂病嚴重發病史的地塊種植。不能與茄科作物連作,應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連作會導致病蟲害發生加重。特殊氣候條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蟲害發生。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黑脛病、早疫病、黑痣病、瘡痂病、粉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蟲等當地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該品種應在微酸性土壤,以pH5.5~6.5為最適宜,但在pH5~7.8的范圍內也能較良好的生長,但是土壤pH值低于5或高于7.8植株生長、塊莖產量和品質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影響。北方一作區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后播種,遇到持續低溫和陰雨天氣,會對種薯的發芽和出苗整齊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種薯腐爛;土壤耕深應在30~35厘米左右。選用授權經銷商的合格種薯,播前15~30天催芽,催壯芽,芽長1厘米左右。使用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等。本品種應該適墑播種,播種深度視當地土壤情況而定。合理施肥,以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施用根據當地土壤肥力狀況科學施用氮磷鉀等,實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中注意適當加厚培土層,生長過程中合理灌溉,生長后期防止瀝澇,成熟時及時收獲,收獲時防止暴曬或日光灼害影響品質。貯藏中溫度控制在2℃~4℃,并要求避光和合理的濕度。本品種不抗/耐除草劑,不得使用對馬鈴薯有危害的除草劑并應特別注意其他作物上使用除草劑的漂移和殘留藥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