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高粱
品種名稱:龍雜20號
申 請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
育 種 者: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 焦少杰 王黎明 姜艷喜 蘇德峰
嚴洪冬 孫廣全
品種來源:KS35A×HR524
特征特性:釀造型雜交品種。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00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080℃左右。幼苗拱土能力強,植株生長健壯,整齊;葉片相對窄小,臘脈,葉色深綠色;株高100厘米,穗長29厘米,紡錘形中散穗;中等紅色殼,橢圓形紅褐色粒,千粒重26克,單穗粒重29克,著殼率少,自交結實率95%以上。總淀粉含量72.83%,支鏈淀粉含量86.73%,粗脂肪含量72.83%,單寧含量1.04%。中抗絲黑穗病,葉部病害為2級,中抗蚜蟲、螟蟲。第1生長周期畝產510.2千克,比對照品種綏雜7號增產8.6%;第2生長周畝產519.7千克,比對照品種綏雜7號增產7.8%。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5月中、上旬氣溫回升的寒尾暖頭播種。5葉期定苗。播種前可用種衣劑或拌種霜拌種,也可采用催芽播種的方式種植。65厘米壟上雙行播種,行間距離15厘米,苗間距離10厘米,一般畝保苗2萬株。播種時畝施磷酸二銨每畝10 千克。拔節前結合趟二遍地,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6月中旬至7月中旬要鏟趟及時,做到兩鏟兩趟。7月、8月份發現蚜蟲危害時,應及時噴灑氧化樂果控制蚜源。發現黏蟲危害時,應在3齡前噴灑敵殺死進行防治。完熟期采用聯合收割機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黑龍江第三、四積溫帶春季種植。
注意事項:植株矮、早熟、適合密植,屬于機械化栽培品種,應保證種植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