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F3W4菌株與金針菇FMY1203菌株,通過原生質體融合,獲得融合子,經系統選育而成。經鑒定為金針菇(Flammulinavelutipes),屬菌物界、擔子菌門、傘菌亞綱、傘菌目、膨瑚菌科,小火焰菌屬。
⑶特征特性:屬黃色品系,子實體菌蓋黃色、鐘形、邊緣內卷、不易開傘,菌蓋直徑0.56厘米~0.80厘米,菌蓋高度0.45厘米~0.57厘米;菌柄近白色,菌柄長度22厘米~24厘米,直徑0.29厘米~0.55厘米,粗壯、硬挺、菌柄基部無絨毛、不粘連;擔孢子無色,橢圓形,平滑,大小為5~7微米×3~4微米;菌絲體生長溫度范圍為
⑷產量表現:2014~2015年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生物學效率91.75%,較對照品種金雜19增產16.38%。
⑸栽培要點:①栽培季節,適宜人工控制溫度下設施菇房內周年栽培,一次性收獲產品;②栽培主料以棉籽殼、酒糟和玉米芯,輔料為麩皮、米糠、玉米粉等;③栽培方式為熟料袋栽;④出菇管理,出菇期間溫度控制在7℃~10℃,空氣相對濕度90%~95%,光照強度5~20勒克斯,通風良好;將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袋口上長出菇后,在菇體上套上塑料筒,增加局部二氧化碳濃度,促進菌柄生長。
⑹適宜種植地區:人工控溫設施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