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鳳豆22號
審定編號:滇審蠶豆2016005號
申請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糧作所
選育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糧作所
品種來源:鳳豆22號是大理州農科院糧作所2004年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雜交組合SB010×鳳豆六號。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4-182天,株高72.8-92.6cm,莖枝數2.7-4.9枝/株,有效枝數2.3-3.6枝/株,實莢數7.0-22莢/株,實粒數12.1-39.6粒/株,莢長7.2-9.5cm,莢寬1.3-2.1cm,單莢粒數1.61-1.8粒/莢,單株產量13.6-47.3g,單株總干物重31.4-88.7 g,收獲指數39.3-53.7%,百粒重126.06g,。播種至現蕾天數為35-75天。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單產283.97公斤。兩年區試增產點率57.14%。
抗性鑒定:中感銹病(MS)、抗赤斑病(R)、抗褐斑病(R)。
品質分析:水分9.5%,總糖4.66%,單寧0.473%,總淀粉46.18%,蛋白質28.2%。
品種主要缺陷:無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10日至20日內。2、理群體結構:畝基本苗1.2-2.0萬株,播種株行距為13.5×26cm或16×20cm。3、合理施肥:播種后畝蓋優質廄肥或稻草,豆苗5臺葉前畝施普鈣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不施或慎施氮素化肥。4、及時防治蚜蟲、潛葉蠅危害,防除田間雜草及鼠害。5、及時灌好現蕾初花水、盛花水、灌漿鼓粒水等,整個生育期一般要求灌水3-4次。6、應變措施:豆苗生長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使其蹲苗,促進幼苗生長健壯,現蕾初花期進行田間整枝間苗利于通風透光,終花散尖期打項,促早熟增粒重。7、適時收獲:莢殼多數變黃,少數變黑為最佳收獲期。
適宜區域:適宜在海拔1600-2200米的中高海拔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