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黔審蠶豆2016001號
品種來源:畢節市烏蒙雜糧科技有限公司、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地方品種“織金青蠶豆”的變異株中,采用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65天左右,與對照成胡14號早熟3天。株高70厘米。單株分枝4.9個,結莢29.8個,每莢3.1粒左右,鮮籽百粒重164.2克。幼苗直立,生長勢強,葉片較小,莖稈硬,不裂莢,熟相好。紫花、白皮、黑臍。抗倒,耐寒、耐濕性較強,中抗赤斑病。
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域試驗青莢平均畝產1204公斤,比對照增產7.5%;2014年續試青莢平均畝產1228公斤,比對照增產13.08%。兩年平均畝產1216公斤,比對照增產10.24%,10個點次全部增產,增產點達100%。2015年省生產試驗青莢平均畝產1100.3公斤,比對照增產10.91%。
栽培技術要點:1、茬口安排:合理輪作,忌連作,連作將導致嚴重減產。 2、適期播種:適宜播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穴播,行距50~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2~3粒,每畝7000株左右。3、肥水管理:一般畝施復合肥30公斤作底肥;視苗情長勢,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公斤。4、適時摘心: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幼苗生長到有5片復葉時。第二次在田間一半的植株基部已結2~3莢,并且莢長2~3厘米時摘心。5、防病治蟲:防治蠶豆赤斑病和蚜蟲。6、適時采收: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青豆莢鼓粒飽滿,籽粒種臍顏色由黃顯黑時即可采摘青莢上市,當青籽粒出現一條黑線時采摘,則影響蠶豆口感;在5月下旬,當豆葉大部分正常脫落,豆莢呈現品種固有的顏色,手搖植株有輕微的響聲時,搶晴及時收割,收割后,堆放3—5天,再脫粒曬干。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蠶豆種植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