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以姬菇258和金鳳2-1為親本,采用“單、單交配(mon-monmating)”育種方法獲得的雜交種。經鑒定為: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⑶特征特性:菌絲(雙核菌絲)管狀直徑4.0~6.0μm。菌絲體在棉籽殼和稻草粉為主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最適生長基質含水量為65%;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最適生長基質酸堿度為pH值5.5。滿袋期(從接種到菌絲長滿料袋的天數)為35天。子實體叢生,菌蓋橢圓形或近圓形,淺灰色、菌柄側生、柱狀。原基形成和生長發育(出菇)的適宜溫度范圍8~15℃,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80%~88%;正常自然條件下,從接種到出菇結束的生育期為148天左右,出菇主產期集中在11月至12月份;單產比對照西德33增產16%以上。子實體干品水分18.1%、含粗蛋白21.9%、粗脂肪1.35%、氨基酸總量15.9%、多糖含量8.63克/100克。
⑷產量表現:出菇生物轉化率114%。
⑸栽培要點:①栽培季節:自然條件下適宜在9月至次年2月生產:9月制袋,11月至次年2月四個月出菇。②菌棒制作:栽培原料以棉籽殼和稻草粉等為主料、麥麩、石灰等為輔料。拌料均勻、培養料含水量調至65%,培養料裝袋松緊適度。常規方法進行栽培料袋的滅菌、接種以及培養發菌。③排袋 菌絲滿袋后移至出菇棚,墻式整齊成行堆碼,堆高5層菌袋,堆長順其菇床長度。(4)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期間溫度控制在8~1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80%~88%,光照強度10勒克斯以上散射光線即可,通風良好,保持空氣新鮮。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適宜溫度范圍區均可栽培。











